Page 23 - 常德古今2019年第四期
P. 23

议筹备工作。                                          却婉拒了这篇稿子,说北大学报是要同外国
                     9 月 1 日,冯玉祥在归国途中于船舱中不                      著名大学交换的,这篇稿子学术性不太够,发
                幸遇难,享年 67 岁。10 月,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表后影响不大好。马寅初听了只得作罢,自言
                委托翦伯赞代为编成 《冯玉祥将军纪念册》,于                          自语地说:“毛主席讲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
                11 月由香港嘉华印刷有限公司出版。翦伯赞                           准,我这些都是自己实践得来的,怎么不是学术?”
                撰《追忆玉祥将军》一文悼念,高度评价了冯玉                                一个学报主编敢拒绝校长的稿子,而校
                祥的一生:“……民国以来巨大的历史事变,几                           长竟然也不以为忤,一时传为学界美谈。

                乎没有一次他不在场。可以说,如果在中国近                                 新中国成立后,翦伯赞被任命为中央人
                代史上抽出了他的名字,就会留下很多空白。” 民政府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和中央民
                                                                族事务委员会委员。起初任燕京大学社会学
                           拒发校长马寅初的稿子                           系教授。1952 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翦伯
                                                                赞转到北京大学,任历史学系教授兼系主任

                     1938 年,翦伯赞辞去已南迁的北平民国                       长达 16 年,任北大副校长 6 年。
                大学教授,来到重庆,任“中苏文化协会”总会                                文化大革命前,作为历史学界历史主义
                理事兼《中苏文化》副主编,同时担任冯玉祥                            派主帅的翦伯赞,研究了古代的许多历史事
                的《中国通史》教师,并经常到陶行知的“育才                           件,影响甚大。因其所持的历史观点与毛泽东
                学校”授课。通过单线联系,在周恩来的直接                            观点相左,以及反对姚文元对吴晗的 《海瑞罢
                领导下,翦伯赞在国民党上层和文化教育界                             官》 的批判, 六十年代后期,翦伯赞即被批判。

                做了大量统战工作。抗战 8 年,是翦伯赞一生                          文化大革命初,被当作“反动学术权威”,被扣
                史学研究的黄金时期。在此期间,他出版了                             上“反对马克思主义”的帽子,备受肉体摧残、
               《历史哲学教程》《史料与史学》《中国史论集》                           人格凌辱。毛泽东曾于中共八届十二中全会
                和《中国史纲》“先秦卷”“秦汉卷”等名著。                           上发出“最高指示”,特别提到“对北京大学的
                     同为史学名家的侯外庐对翦伯赞的辞章                          翦伯赞、冯友兰要给出路”,但在那个混乱的

                赞不绝口,在回忆录中说到:“伯赞的口才和                            年代,“翦伯赞专案组”依然对翦伯赞进行了
                文才都很不凡。伯赞的文章以优美潇洒见称                             逼供,要求他证明 1935 年刘少奇与国民政府
                于世。那文采,最反映他的风格。他献给读者                            谈判时有变节行为。于是,令人扼腕的悲剧发
                的历史著作,篇篇读来都能朗朗上口。”连以                            生了,翦伯赞于 1968 年 12 月 18 日夜,与妻
                自负著称的大诗人柳亚子也感慨地称赞翦伯                             子双双吃下大量安眠药自杀身亡。死时口袋
                赞:“翦生才调太遮奢?问是文家是质家?”                            内有两张纸条,一张说实在没有什么可交待
                     翦伯赞作为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一生坚                          的,一张三呼毛主席万岁。

                持真理,毫不掩饰自己的学者风骨。20 世纪                                毛泽东听到翦伯赞自杀的消息,极为震怒。
                50 年代初,毛泽东号召青年要做到三好:身体                          他所指示的给翦伯赞“出路”,不是出自同乡情
                好、学习好、 工作好。北京大学校长马寅初就                           谊,也不是只针对翦伯赞一个人,而是要通过这
                多次向学生介绍自己锻炼身体的经验:爬山                             个典型,给整个知识分子以“出路”。 谁知翦伯赞

                和淋浴。马老每天下午驱车到颐和园万寿山                             不堪专案组之辱而撒手人寰。毛泽东把时任北
                脚下,然后攀至佛香阁;每天淋浴时变换水                             京市革命委员会主任、北京军区政委、北京卫戍
                温,由热至凉、再转热。                                     区第一政委的谢富治叫去,狠狠地训斥了一顿,
                     马寅初后来将他健身的经验写成文字, 在场的周恩来也训斥了谢富治。而负责军管北
                送到北大学报编辑部。当时学报主编翦伯赞                             京的这个军也因此被调往外地。■


                20    2019 年窑第 4 期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