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3 - 常德乡镇(街道)简志(上册)
P. 233
鼎城区
湖南乡镇简志·常德市卷
斤。1970 年,境内 19600 亩水田全部种植双季 种植花木。2014 年,全镇种植优质水果 1.5 万亩、
稻,早稻亩产 256 公斤,晚稻亩产 211 公斤 ;旱 花木 1038 亩、杉树等用材林 385 亩,杂灌林地
地 2135 亩,其中棉花 1532 亩,亩产 97.5 公斤 ; 1834 亩,木材蓄积量 4500 立方米。
小麦 287 亩,亩产 131 公斤 ;玉米 716 亩,亩产 工业
254 公斤。1980 年,种植双季水稻 19430 亩,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境内有铁匠铺 3
稻亩产 291.5 公斤,晚稻亩产 394 公斤,水稻总 家 ;木器、竹器加工作坊 2 家,酿酒作坊 2 家。
产 1341.64 万公斤。种棉花新品种“岱红岱”836 亩, 1954 年,在舒公殿办有 1 家竹木器厂,有 6 名工
籽棉总产量 122892 公斤 ;种油菜 707 亩,亩产 人。1958 年,公社办起农具厂。
油菜籽 112 公斤。2014 年,全镇压单扩双 5000 1966 年,刘春樵出任蔡家岗公社党委书记,
多亩,推广优质稻 8000 多亩,种植水稻 19465 亩, 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办起石灰厂、农机修配厂、水
年产稻谷 1200 万公斤 ;种植棉花 207 亩,籽棉 泥厂、预制件厂、农药厂等 14 家社队企业,成为
总产 36018 公斤 ;茶油年产量 24.3 万公斤 ;菜油 全国兴办社队企业的一面红旗。到 1968 年,为公
产量 38.6 万公斤。 社积累 50 多万元存款。
养殖业 境内农民历来有养殖猪、牛、羊、 1969 年,公社建造水泥一厂。1970 年,蔡
鱼和鸡鸭鹅等家畜家禽的习惯。1956 年,全乡 家岗公社有社队企业 34 家,其中社办企业 6 家、
养牛 2052 头,主要用于耕田,养猪 8038 头,鸡 就业 195 人 ;队办企业 28 家,就业 95 人,全年
12300 羽,鸭 1800 只,鹅 156 只。1968 年,全 工业总产值 45.68 万元。1978 年,泉垱大队开办
公社出栏生猪 1.2 万头,出笼鸡鸭 8.3 万羽,产 陶器厂,产品畅销省内外。1979 年,新建水泥二
禽蛋 32 吨,鱼 17.5 吨,养牛 2050 头。1976 年, 厂、白水泥厂、红砖厂、石膏板厂、轧钢厂、针
生产队集体养鱼 2416 亩,总产 67648 公斤。20 织厂等多家乡镇企业,蔡家岗镇有了“建材之乡”
世纪 80 年代,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养 的称号。1980 年,蔡家岗镇有水泥厂、煤厂、红
殖业快速发展。1984 年,全乡有养猪大户 8 户, 砖厂、修配厂、石灰厂等社队企业 114 家,从业
养鸡大户 6 户。1998 年,出现养牛、养羊专业户, 者 1143 人,全年企业总收入 383.3 万元。
养肉食黄牛 326 头,羊 836 头。2014 年,全镇出 1993 年,拥有企业 296 家,其中骨干企业
栏生猪 1.6 万头,出笼家禽 33 万羽,年产蛋 62.5 14 家,有 8 家企业年产值过 1000 万元 ;全公社
万公斤,出产鲜鱼 11.3 万公斤。 企业总产值近 3 亿元,在企业务工人数 5157 人。
林业 形成了建筑建材、冶金、制陶、食品、包装、加
20 世纪 50 年代前,境内植被良好,林木茂密。 工等 7 个门类。“太阳山牌”和“湘北牌”425#
1958 年,搞“大跃进”,大炼钢铁,森林遭受严 普通硅酸盐水泥产品获省优、部优称号,产品畅
重破坏。1970 年,各大队开始兴办林场,封山育林, 销省内外。
开荒造林,栽树种竹。1972 年,又将一些山地开 2000 年起,乡镇企业改制,进入产权变更、
成梯田,全公社开山 800 多亩。80 年代,山林承 企业转型期,对骨干企业采取租赁,3 家水泥厂、
包到户,人们逐步解放思想,大种柑橘。至 2001 年, 轧钢厂等都租赁到人 ;塑编厂、塑料厂、五金制
全镇优质水果面积达 1.5 万亩。2005 年起,大量 品厂、红砖厂买断产权 ;同时引进外资,新建石
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