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23 - 常德乡镇(街道)简志(上册)
P. 323

鼎城区
                                                                                湖南乡镇简志·常德市卷





             在校学生 544 人。                                      家桥公社卫生院,有医务人员22名,下设4个诊所。
                  文化                                               1967 年,实行农村合作医疗,每个大队有

                  群众文化 境内民间传统文艺形式有舞龙、                         1 ~ 2 名不脱产的赤脚医生,为群众防疫、治
             舞狮、地花鼓、劳动号子、三棒鼓、渔鼓等。中                            病、接生。改革开放后,医疗卫生事业逐步发展。
             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广大群众庆解放、庆翻身,                           1985 年,许家桥公社卫生院更名为许家桥回维乡
             广泛开展扭秧歌、打腰鼓活动。1958 年,开展赛                         卫生院。

             诗、赛歌、赛画活动。“文化大革命”中,演样板戏、                              20 世纪 80 年代,兴佛山村袁维友、袁学德
             唱语录歌、跳“忠字舞”。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                           父子创办家庭中医骨病治疗。2000 年,袁氏家庭

             水平提高,民间戏曲班子再度兴起,自娱自乐卡                            骨病治疗并入乡卫生院,设立中医骨病科。2013
             拉 OK 进入农家,乡村乐团、广场舞健身成为新                          年,投资 850 万元组建私立中医骨病专科医院。
             农村文化生活亮点。2001 年以后,乡境内先后组                         医院建筑面积 1642 平方米,有医护人员 30 多人,
             建万事兴、红太阳等 4 个女子管乐队。                              治疗仪器设备 50 多台,以砭石疗法和袁氏膏贴治

                  广播电视 20 世纪 60 年代初,每天早晚利                     疗骨病。
             用电话线传送、转播县广播站广播节目。1967 年,                             2004 年,境内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1.8
             公社创办广播站,各大队安装高音喇叭,通过收                            万人参加“新农合”,参合率 98%,年缴纳合作医

             音机转播上级电台节目。1975 年,推广有线低音                         疗费 200 多万元。2014 年,全乡实现一村 1 个卫
             喇叭入户。1986 年,乡政府创办无线广播电台。                         生室,有村级医生 17 名。是年,乡卫生院占地 7.7
             1976 年,境内始有黑白电视机,1982 年,始有                       亩,建筑面积 3000 平方米,有门诊、住院大楼 ;

             彩色电视机。随后,电视机开始普及,农户用室                            设有 8 个门诊科室 ;拥有医疗设备 10 台件(套),
             外天线接受电视节目。2000 年有线电视、有线数                         开设病床 51 张 ;有专职医护人员 28 名。
             字电视开始入户。2014 年,全乡有线数字电视入                              社会保障

             户 2540 家。                                             农村“五保” 1956 年,由高级社对“五保”
                  电影 20 世纪 50 年代,县电影队下乡巡回                     户进行供养。1958 年人民公社化后,实行公社敬
             放映电影,映前放映制作的幻灯宣传片。60 年代,                         老院集体和分散供养体制。1961 年,“五保”户

             大队利用煤气灯照亮播放幻灯片。1976 年,公社                         由各队供养。20 世纪 80 年代,乡政府建立敬老
             成立电影队,在各大队巡回放映,群众每月可看                            院,入院者由县、乡供养,未入院者供养关系不
             一到两次电影。90 年代后,电视快速普及,乡电                          变。2000 年后,“五保”户供养全部由财政负担。

             影队停办。2006 年,政府实行送文化下乡,数字                        “五保”人员可入院集中供养,也可在家分散供养。
             电影在境内免费巡回放映。                                     2014 年,全乡供养“五保”人员 213 人,其中在
                  医疗卫生                                        乡敬老院集中供养 45 人。

                  民国时期,境内有简易药铺 8 家,郎中 16 名。                        机关事业单位保险 境内机关事业单位保险
             1956 年,组建 3 个联合诊所,麻家巷为中心诊所,                      由区人社局和区机关事业单位保险站管理。2014
             有医药人员 14 名。                                      年,136 名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参保,121 名退休

                  1961 年,在麻家巷中心诊所的基础上组建许                      人员由区社保站直接打卡发放养老金。



                                                                                                       0311
   318   319   320   321   322   323   324   325   326   327   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