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22 - 常德乡镇(街道)简志(上册)
P. 622

桃源县
                湖南乡镇简志·常德市卷





                所,知名中医有李有能、魏寿阶、肖汝昌、佘协                            字行书。岩脚有温泉五眼。清道光《桃源县志》载 :
                成等。20 世纪 50 年代,热市、菖蒲建卫生所。                       “高灵洞之圣水泉,其泉常温,裸而入,如釜上气,

                1958 年在热市、菖蒲建卫生院。1984 年,公社                       顷则炮灼不可留手,然冬更热甚,暑月水只微温,
                卫生院改称乡卫生院,村设医疗点,配有乡村医生、                          汤溪之名由此矣。”属偏硅酸型温泉,出水量为
                农村接生员。1995 年,全乡有卫生院 1 个、卫生                       1800 立方米 / 秒,平均水温 47℃,富含锶、锂、
                所 2 个、卫生站 30 个,有医务人员 72 名。2007                   锌、溴、碘、硒等多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微量元

                年 1 月,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 24524                       素。泉水清澈如镜,卵石可数,白沙粒粒如黍米珠。
                人参保。2015 年参保人数为 28150 人,参保率                      附近有高灵洞。“汤井米珠”“十曲通幽(高灵洞)”

                100% ;有卫生院 1 家,医疗点(门诊部)2 个,                      均列入桃源旧十二景。
                村级卫生室 25 个,病床 42 张,专业医护人员                            星子宫 位于热市镇星德山,原名三元宫。
                53 名,固定资产总值 2100 多万元,年诊治患者                       明洪武三年(1370)由知名道长张道会创建,因
                3.5 万人次,为 897 名 65 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                   该建筑位于星子山顶,故改名“星子宫”。明末清

                改善农村卫生条件,有 1200 户建沼气池,8000                       初扩建。后于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嘉庆十二
                户改灶、改厕、改水,18 个村建垃圾池,全镇                           年 (1807)、道光九年(1829),几度改制扩建,形
                有 45 名义务保洁员。                                     成建筑群。中轴线上依次有百子堂、王爷殿、南

                    社会保障                                         天门、星子宫、寝宿殿、火工殿等,建筑物全部
                    1985 年,公社建敬老院。全公社有“五                         用石料砌成,盖瓦为生铁所铸。星子宫气势宏伟、
                保”老人 105 名,其中 30 人入敬老院集中供养。                      石刻精湛,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

                2007 年,1322 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2010                     2013 年,国务院将星子宫古建筑群列入全国重点
                年,热市敬老院迁至向阳学校,69 人入院养老。                          文物保护单位,立保护标碑。
                全镇有 7918 名老年人纳入社会养老保险体系。                             抗战遗址

                2015 年,全镇“五保”老人全部落实供养政策,                             棠梨岗战斗纪念地 1943 年 11 月,国民党
                有 5870 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19865 人                     第 73 军某师为阻击侵华日军第 3 团南犯常德,在
                享受社会养老保险待遇。全镇 801 名残疾人中有                         境内热水坑、棠梨岗与敌浴血奋战,阵亡将士 70

                400 人申领办证。                                       余人,战后曾修建烈士墓,纪念亭、塔,“文化大
                                                                 革命”中被毁。
                                                                     位于热市镇白鹤村。1943 年 11 月,国民革

                                                                 命军第 73 军 15 师为阻击侵华日军第 3 师团南犯
                                特色地情
                                                                 常德,在境内热水坑、棠梨岗与敌浴血奋战,阵
                    风景名胜                                         亡将士 87 人。次年春,国民革命军与当地群众
                    热市温泉 位于热市镇温泉村西北,居云盘                          为纪念抗日阵亡将士,在棠梨岗修建国民革命军

                山麓。云盘山峭壁有清代崖刻“甘露”“雪涛”等字,                         烈士墓,墓周遍植树木花草,建纪念亭、纪念塔、
                最大字径约 0.8 米,书体为行、楷、隶书。岩坡                         纪念馆各一处。该墓为穹窿合冢,由砖石砌筑,

                上竖一高宽各丈余的巨石,上镌“潮音后洞”四                            占地 330 平方米,木栅栏围护。墓前立石碑数十



                 0610
   617   618   619   620   621   622   623   624   625   626   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