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09 - 常德乡镇(街道)简志(上册)
P. 709
桃源县
湖南乡镇简志·常德市卷
站之一。2009年,有5个村建成农家书屋。2011年, 社会福利费 22 万元 ;全乡有敬老院 2 家,床位
新建 1 个村民公园、5 个村民体育运动场,全乡 120 张,供养农村“五保”人员 106 人。全乡有
完成 15 个农家书屋建设任务。2015 年,全乡有 14000 人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有 5600 人享
乡文化广播电视站 1 处,有村级文化活动中心 12 受保险待遇,年收缴保费 140 万元,年发放保费
处,完善了白洋河村妇女儿童之家、维回新村和 530 万元。
苏家堆村群众文化广场、演艺大厅等场地设施。
成立广场舞队伍 42 支 ;民间演艺团队 20 支,其
中腰鼓队 7 支、乐队 8 支、艺术团 5 支 ;舞龙队
特色地情
13 支 ;桃源大鼓 1 支,继承人张成辉多次在省市
县获奖,其作品在《艺术常德》多次出版。有学 风景名胜
校体育场 6 个,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 清真古寺 古寺占地 2000 平方米,可同时
人口的 10.7%。 容纳 300 人礼拜。该寺是明太祖朱元璋感念湖南
医疗卫生 维吾尔族祖先哈勒·八士将军平定叛乱的功绩,
1978 年,枫树公社有医疗卫生机构 15 个, 下旨敕建的四大古建筑群(忠勇坊、镇南堂、荐
有医务工作者 35 人。1986 年,有医疗卫生机构 德楼、讲经殿)之一,明永乐元年(1403)年完
24 个,有医务人员 48 人。2015 年,全乡有乡医 工,讲经殿是枫树清真古寺的前身。清康熙二十
疗卫生机构 1 个,门诊部(所)15 个 ;有床位 52 年(1681),重新修整四处古建筑,讲经殿更名为
张 ;固定资产总值 149 万元。专业卫生人员 42 名, 清真西寺。民国 5 年(1916),由翦山胜等人发
其中执业医师 8 人,执业助理医师 15 人,注册护 起,重新修整该寺时再次更名为翦家岗清真古寺。
士 4 人。12 个村村民全部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1966 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古寺被拆除并收缴
参保率 100%。 全部寺产,活动暂停。1988 年,经国务院宗教事
社会保障 务局批准重新修建清真寺。1993 年 6 月落成。该
2005 年建敬老院,敬老院设 80 张床位,集 寺曾多次接待过党和国家领导人、阿拉伯国家元
中供养“五保”老人 50 名。年发放优恤金 15.75 首以及外省市领导、穆斯林同胞。1993 年 8 月,
万元 ;对困难户、散居孤老残幼人发放集体供养 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列为重点宗教活动场所。1999
金 21 万元。境内最低生活保障始于 2006 年,新 年 11 月,被评为常德市“五好宗教活动场所”。
型农村养老保险始于 2012 年。2015 年,全乡有 2001 年 8 月,被确定为省级重点清真寺。
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 30 户 37 人,全年支出城镇 哈勒·八士陵园 洪武二十一年(1388),始
最低生活保障金 10 万元,月人均 225 元 ;医疗 祖哈勒·八十死于军中,奉旨敕葬常德东关外黄
救助 372 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 1600 龙岗。洪武二十二年,二世祖拜著奉旨征讨云贵,
人次,共支出 112 万元。全乡有农村最低生活保 班师时不慎落入陷阱阵亡,奉旨与父同葬于常德
障户 362 户 761 人,支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 东关外黄龙岗。1966 年,因城市扩建及修建酒厂,
130 万元,月人均 140 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 遂迁到枫树岗回维村五队队屋旁。1993 年 6 月经
优抚对象 375 人,抚恤事业费支出 133.7 万元。 常德市人民政府批准,由桃源县人民政府组织迁
0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