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33 - 常德乡镇(街道)简志(上册)
P. 733

桃源县
                                                                                湖南乡镇简志·常德市卷





             堂屋供奉谷龙神位,当朝阁老杨嗣昌曾朝拜并亲                            光彩。
             笔赐以“龙吟虎啸”金匾。清末为板龙灯活动鼎                                 虾灯舞  桃源虾灯舞源于唐朝贞观年间

             盛期,每条灯的板由 8 块、18 块、108 块发展到                     (627—649),经历唐、宋、元、明、清及民国时
             1008 块,并把每年的正月十五与六月三十(谷龙                         期的兴衰起伏,近 1300 多年历史传承,至今流
             生日与逝日)确定为祭祀纪念日。是时,九溪乡                            传在九溪、黄石、漆河、双溪、桃花源及沅江流域。
             以及周边农民剧团都会齐聚在九溪板龙源民间演                            桃源虾灯舞原始表演由 2 名演员完成,后来发展

             艺基地,举行盛大的庙会,纪念板龙灯的诞生。                            到多人,虾灯舞的动作造型别具一格,形象逼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                        有着浓郁的水性动物色彩,主要反映了虾的生活

             九溪乡板龙灯得到长足发展,九溪神龙艺术团为                            习性,在水中遨游、奋进、踩雄、亲嘴、戏水的
             九溪乡板龙灯艺术表演团队的佼佼者。从 20 世纪                         神态。虾灯舞表演时一般用民间吹打乐伴奏,主
             90 年代开始,九溪神龙艺术团在周边县市进行商                          要是鼓、锣、头拍、二拍、钩锣和两支唢呐,唢
             演,在其带动下,九溪乡民间板龙灯艺术表演团                            呐吹奏《得胜令》作为主要曲牌。头、二的演奏

             体发展到 28 个,九溪乡民间艺术也因此成为文化                         加上大锣(土锣)在关键时刻“呛”的一声,生
             产业,形成独特的“九溪文化现象”。九溪神龙艺                           动表现虾子追波逐浪的动态。桃源虾灯舞因是独
             术团团长鄢明清传承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虾                            家传授艺术门类,故传承日渐稀少,在湖南省仅

             灯舞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车儿                            九溪乡尚有保存。
             灯、背梅等一批民间艺术经过鄢明清的挖掘整理                                (文字供稿:徐姚,图片供稿:九溪乡政府)
             和创作改编,得到发扬光大,绽放出绚丽的艺术









































                                                                                                       0721
   728   729   730   731   732   733   734   735   736   737   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