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64 - 常德乡镇(街道)简志(上册)
P. 764
桃源县
湖南乡镇简志·常德市卷
浯溪河乡?
月,废除公社建制,浯溪河公社改称浯溪河乡。
至 2014 年无变化。
行政区划
区域概况
1961 年,龙潭桥公社辖株林桥、杨家港、东
位置面积 方红、老官坪、明月山、双桥、浯溪河、华阳、
浯溪河乡位于县境中部,沅江一级支流白洋 大塘坪、彭家坪、白沙园、杉园、红星 13 个生产
河中游西岸,东与枫树维吾尔族回族乡隔河相望, 大队。1984 年 2 月,浯溪河乡辖株林桥、杨家港、
南与三阳港镇、青林回族维吾尔族乡、深水港乡 九龙山、华阳、大塘坪、老官坪、彭家坪、明月山、
接壤,西与太平桥乡抵界,北与漆河镇相连。距 白沙园、金牛场、杉园、浯溪河、飞龙山 13 个行
桃源县城 17 千米,土地总面积 75065 亩,其中 政村。2011 年并村后,全乡辖龙潭桥、九龙山、
耕地 24791 亩。乡政府驻地龙潭桥集镇。 老官坪、浯溪河、明月山 5 个行政村。至 2014
建置沿革 年无变化。
南宋时境域属大延乡,明嘉靖年间(1522— 自然环境
1566) 属 大 延 上 乡 上 大 高 村, 清 光 绪 年 间 浯溪河乡为剥蚀构造丘陵地貌,丘顶标
(1875— 1908) 设 有 吴 溪 市。1934 年, 属 陬 高一般 80 ~ 120 米,最高 290 米,相对高差
溪区浯溪团和漆河区老官团。1935 年 8 月,废 50 ~ 150 米,丘顶浑圆,山脊宽平,山坡平缓,
乡团,新编为第二区浯溪乡和第八区老官乡。 水田土壤主要是红黄泥、灰黄泥 ;旱地土壤主要
1941 年 1 月,撤区并乡后分属浯溪乡、青云乡 是耕地型第四纪红土土壤。沅水支流白洋河穿境
管辖。1952 年 8 月土改复查后,分属三阳区所 而过。乡域位于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地段,
辖龙潭桥、老官坪、九龙山、明月山和深水港区 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 ;冷热四季分明,干湿
的浯溪河 5 乡。1956 年,撤区并乡分属太平桥乡、 两季明显,多年平均气温为 16.5℃。年平均气温
三阳港乡和东堉乡。1958 年 9 月公社化后,划 在 16.0℃~ 16.5℃之间。境内建有优质稻生产基
入三阳、城郊公社。1961 年 9 月,析置龙潭桥 地、家禽养殖基地、烟叶生产基地、富硒产业基地、
公社。1981 年,更名为浯溪河公社。1984 年 2 油茶种植基地。
0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