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98 - 常德乡镇(街道)简志(上册)
P. 798
桃源县
湖南乡镇简志·常德市卷
江里溪。西南为杨溪桥、朝阳庵、黄泥田、岩吾溪。 但随着玉米的引进种植逐渐萎缩,年种植面积在
西南系雪峰山余脉,东北系沅江地域。 800 亩左右。大豆播种面积 290 亩,亩产 125 公
人口民族 斤左右。
1995 年,全乡有 3046 户 11116 人,其中 经济作物 主要有油菜籽、花生、茶叶。油
男性 5834 人,女性 5282 人。2005 年,乡总人 菜籽是传统种植项目,1995 年,播种 2195 亩,
口 11267 人,其中男性 5828 人,女性 5439 人。 产量 191 吨。2005 年,播种 1500 亩,产量 150 吨。
2014 年年末,全乡有 3400 户 11166 人,其中 2014 年,播种 2530 亩,产量 332 吨。
男性 5742 人,女性 5424 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20 世纪 90 年代,引进花生种植。1995 年种
6.3‰ ;少数民族 49 人,其中回族 7 人、维吾尔 植 800 亩,产量 48 吨。2005 年,种植面积 520 亩,
族 1 人、苗族 7 人、壮族 2 人、朝鲜族 1 人、侗 产量 52 吨。2014 年,种植 1220 亩,产量 195 吨。
族 2 人、瑶族 1 人、土家族 26 人、畲族 1 人、 茶叶栽培历史在杨溪桥十分久远,其手工炒
仫佬族 1 人。 制焙烘工艺源自明清时期,品种以绿茶、红茶为主。
20 世纪 70 年代,杨溪桥公社成立红碎茶厂。80
年代,全乡有 6 家村办茶厂。1995 年,杨溪桥乡
红碎茶厂年加工量超万担。1998 年,全国茶叶市
经济发展
场回落。1999 年,乡村茶厂先后停产或转包给个
综述 人经营。2000 年,全乡有私人茶厂 7 家。2003 年,
1995 年,全乡农业总产值 1027.46 万元,农 杨溪桥乡茶厂破产改制。2008 年,杨溪桥乡野猫
民人均纯收入 1350 元。2002 年,全乡农业总产 溪生源茶叶合作社成立。2014 年,该社投入资金
值 1708 万元,工业总值 275 万元,财政收入 323 2350 万元,新建 5 栋厂房、2 栋办公楼,有茶叶
万元。2014 年,杨溪桥乡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基地 1000 多亩,年产值接近 8000 万元。2014 年,
13462 万元,工业产值 5638 万元 ;全社会固定资 全乡有茶园 5000 余亩,茶叶年产 2000 余担。
产投资 14000 万元 ;人均纯收入 3000 多元。 养殖业
农业 主要养殖牲畜、家禽和水产。1995 年,全乡
种植业 发展生猪 8593 头、出栏 4793 头,出栏山羊 945
粮食作物 杨溪桥乡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 只,出笼家禽 8.4 万羽,水产品产量 30 吨。2005
玉米、豆类等。1986 年后,大力推广杂交水 年,全乡发展生猪 15210 头、出栏 11900 头,出
稻,种植面积达到 5147 亩,亩产超过 400 公斤。 栏牛 814 头,出栏羊 17000 只,出笼家禽 35.6 万
1995 年, 全 乡 粮 食 播 种 24380 亩、 总 产 6000 羽,水产品产量 53 吨。2014 年,全乡发展生猪
吨。2014 年,农作物播种 26894 亩。其中谷物类 16821 头、出栏 13459 头,出栏牛 449 头,出栏
20801 亩,平均亩产 376 公斤。 羊 16442 只,出笼家禽 14 万羽,禽蛋产量 785 吨,
在整个粮食作物中占比较大的依次是玉米、 水产品产量 5 吨。
红薯和大豆。玉米年种植 1039 亩左右,亩产接 林业
近 300 公斤。红薯在本地栽培历史长,面积大, 杨溪桥乡有林地 80500 亩,其中楠竹 37800
0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