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2 - 常德乡镇(街道)简志(下册)
P. 222
石门县
湖南乡镇简志·常德市卷
文化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330 人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
2007 年,清官渡村村民卢志慧出版个人诗集 险。2011 年,290 人享受农村低保,89 人享受
《沉寂的火焰》,并获得丁玲文学奖。2009 年 10 农村“五保”,33 人享受城镇低保。2014 年,全
月,兴建南北镇综合文化站,占地 300 平方米, 镇有 411 人享受农村低保、30 人享受城镇低保。
建筑面积 480 平方米。2010 年 10 月,由石门县 2015 年,有 231 户 393 人享受农村低保、22 户
委宣传部牵头,石门县文化局、南北镇人民政府、 32 人享受城镇低保 ;“五保”对象分散供养 78
湖北省鹤峰县文化局、走马镇人民政府联合承办 人,集中供养 31 人 ;发放各类救济救助救灾资
“湘鄂携手 明天更好”湘鄂边大型文化交流活动。 金 112.6 万元 ;“新农合”参合率 96%,“新农保”
2012 年,南北镇成功举办第一届群众文化艺术节。 参保率 95% ;完成危房改造 92 户,发放专项资
2014 年,成立南北镇文联,协调推动全镇文艺创 金 147 万元。
作,挖掘整理土家文化。
医疗卫生
清光绪十六年(1890)前后,境内杨曲克在
特色地情
潘坪开药铺行医。清宣统二年(1910)前后,刘
玉明游走行医。民国 19 年(1930),清官渡田灼 革命遗址
然开药铺行医。其间,石门县苏维埃政府在湖北 白竹垭区苏维埃政府遗址 1928 年 8 月,贺
走马建立石门县游击大队后方医院,后改名红军 龙领导的红四军在泥沙乡的泥二垭成立石门县苏
医院,有医务人员 5 名。1950 年,南北墩许象如 维埃政府,9 月迁往南北墩的白竹垭,1930 年
开药铺行医,取名恒丰药堂。1955 年,王春生开 2 月迁往潘坪村贺家台。其间,境内成立白竹垭
办第一家西医诊所,取名和平诊所。1956 年,成 区苏维埃政府,下辖高水田、潘坪、清官渡、雅
立南镇乡联合诊所。1958 年,更名为南镇乡中 吉、南镇、大城 6 个乡苏维埃政府。建立白竹垭
医院。1959 年,成立南镇公社卫生院。1963 年, 区游击队和清官渡、高水田、大城 3 个乡游击队。
卫生院增设 3 个医疗点。1976 年,实行合作医疗, 公开革命活动坚持到 1931 年年末,尔后转入地
16 个大队均设合作医疗站,1981 年停办。1984 下。许多共产党员和革命战士在斗争中流血牺牲。
年,南镇公社卫生院改名南镇乡卫生院。1993 年, 1930 年 3 月,赤卫队员陈中容被杀害于高水田。
更名为南北镇卫生院。2015 年,镇卫生院门诊楼、 1930 年 5 月,白竹垭区苏维埃主席彭金堂被杀害
住院楼建成投入使用,有医务人员 25 人,村级卫 于安溪的长梯隘。
生室 8 个。 石门县苏维埃政府旧址 位于潘坪村贺家台,
社会保障 为苏维埃政府办公场所,作战的碉堡、工事等保
2007 年,建南北镇敬老院,建筑面积 1580 存完好。
平方米,床位 44 个,2008 年 11 月投入使用,集 名优特产
中供养“五保”对象 24 人。2009 年,6658 人参 土家腊肉 选用皮薄、肉嫩的家养土猪肉为
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 90%,非农人口参 原料,经切条、配制辅料、腌渍、洗盐、晾干和
加城镇合作医疗 300 人。2010 年,7922 人参加 熏制六道工序加工而成,其特点是皮色红黄、脂
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