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05 - 常德乡镇(街道)简志(下册)
P. 305
澧县
湖南乡镇简志·常德市卷
澧南镇
1961 年 7 月缩小公社规模,析置道河公社。1984
年 4 月,撤销人民公社,复名澧南乡。2006 年
12 月,撤乡建镇,改为澧南镇。至 2014 年年底
区域概况
无变化。
位置面积 行政区划
澧南镇位于县城正南,地处澧水与道水交汇 1984 年,辖乔家河、双荷、栗木、大堰、丰
区,东濒道水,与津市市窑坡乡、灵泉乡相接, 坪、兴隆、老岗、回龙、前进、中湖、长湖、徐湖、
南与道河乡为邻,西与张公庙镇毗连,北临澧 新渡河、高湖、广福、邢市、南坪 17 个行政村和
水与澧西、澧阳、澧浦、澧澹 4 个街道相望。 刘家河居委会,共 202 个村民小组。2002 年,新
镇人民政府驻双荷村狮子岭,距县人民政府驻 增张家滩村。2006 年,乔家河村改为乔家河居委
地 8 千米。 会。至 2014 年年底,澧南镇辖 17 个行政村和 2
2014 年,澧南镇总面积 45.4 平方千米,有 个居委会,共 209 个村民小组。
耕地 35903 亩、园地 176 亩、林地 4233 亩、草 自然环境
地 300 亩、养殖水面 5335 亩,其他土地 291 亩。 镇域地形西高东低,北高南低,地势倾斜。
建置沿革 最高点大堰村尖峰岭海拔 101.2 米,最低点高湖
明代分属澧州昇进一、昇进二 2 里,清代分 村高家湖田海拔 33.2 米,最大相对高差 68 米。
属澧州昇进一、昇进二和义块北隅 3 里。民国初 地貌山、丘、平、湖均有分布。澧、道两水流经
期设盖天等团,民国 23 年(1934)分属刘市、 境内。镇域属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气候
十里 2 乡,民国 27 年属道溪乡。中华人民共和 区,以大陆性气候为主,四季分明。年平均日照
国建立初期沿袭旧名。1950 年 5 月,废除旧的 时数 1689.7 小时,气温 16.6℃,降雨量 1283.7
乡、保、甲,全县设 187 个乡,镇域置刘市、 毫米。树木 30 多个品种。野生动物有 40 多种。
盖天、襄阳等乡。1956 年 6 月,并为澧南乡。 境内矿产资源有红岩、砂卵石、红土、白鳝土,
1958 年 9 月,实行人民公社体制,与道河乡合 均系良好建筑材料。土壤为砂壤土、红黏土,偏
并成立红旗公社。1959 年 3 月,改称澧南公社。 碱性,肥力较好。镇域属水、旱灾害易发区。
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