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85 - 常德乡镇(街道)简志(下册)
P. 385
澧县
湖南乡镇简志·常德市卷
性 14163 人 ;农业人口 24714 人 ;人口出生率 10000 亩、水稻 22000 亩、油菜 23000 亩、蔬菜
9.51‰。2014 年,全乡有 8653 户 29865 人,其 5000 亩。2014 年,全乡种植早稻 22000 亩,产
中农业人口 28953 人 ;劳动力人口 17106 人 ;男 量 7548 吨 ;晚稻 23000 亩,产量 10871 吨 ;玉
性 15437 人,女性 14428 人 ;人口出生率 9‰ ; 米 1851 亩,产量 500 吨 ;油菜 20000 亩,产量
少数民族 1312 人,其中回族 1232 人、土家族 80 人。 2600 吨 ;棉花 9870 亩,产量 1125 吨。
养殖业 1995 年,全乡出栏生猪 29660 头,
出笼家禽 50 万羽,生产肉类 2889 吨、禽蛋 1500
吨、鲜鱼 1654 吨、甲鱼 10 吨,养殖珍珠 1000
经济发展
多亩。2006 年,出栏生猪 42500 头,存栏 24300
综述 头 ;出笼家禽 120 万羽,存笼 50 万羽 ;出水鲜
1995 年,全乡实现工农业总产值 1.29 亿元, 鱼 2280 吨。2014 年,全乡有养猪场 10 家,生
其中工业总产值 6640 万元,农业总产值 6260 万 猪存栏 12500 头,出栏 39850 头 ;牛存栏 3000 头,
元。村级集体纯收入 180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 出栏 1800 头 ;羊存栏 6000 只 ;鸡存笼 36 万羽,
入 1512 元。2000 年起,乡党委、乡政府着力推 出笼 15 万羽 ;出水鲜鱼 5800 吨。
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制造业、建筑业、现 林业
代农业、特色餐饮行业、物流运输业发展较快。 澧东乡地处平原,没有成规模的森林,主要
2014 年,全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8.6 亿元,其中 是空坪隙地、道路沟渠的植树造林。1995 年,利
第一产业 1.3 亿元,第二产业 5.6 亿元,第三产业 用世界银行贷款造林 300 亩。2009 年,在万家
1.6 亿元。有规模以上企业 4 家 ;农民人均纯收入 坪、清水、十回等村开展道路绿化工程,栽绿化
9893 元。全乡财政总收入 833 万元。乡信用社年 树 2000 株。2012 年,路渠造林 1.32 万株,工程
末存款余额 15426 万元,各项贷款余额 6994 万元。 造林 1.2 万株。2013 年,在 207 国道沿线补植樟
农业 树 1000 株。至 2014 年,全乡建有规模苗圃 4 家,
种植业 澧东乡历来以传统种植业为主。20 家庭苗圃 120 多个。有林地 2312 亩,森林覆盖
世纪 60 年代,扩大水稻种植面积,栽种“农垦 率 6.7%。
58”,亩产 400 公斤 ;皮棉亩产 50 公斤。2006 年, 工业
乡政府引进抗虫棉、丝光棉、长绒棉等优质品种, 境内工业从 20 世纪 60 年代的手工作坊式大
种植 12000 亩,良种率达 100%。年内全乡生产 米加工起家,到 1995 年,全乡拥有各类工业企
粮食 15409 吨、皮棉 1200 吨、油菜籽 2200 吨。 业 96 个,从业人员 1672 人,工业总产值 6640
2007 年,乡政府利用位于津、澧城郊的地域优势, 万元。万家实业由 1987 年的村办小厂,发展成为
发展蔬菜产业,形成涵盖铁尺、十回、斑竹、新 集生产、科研于一体的现代化工厂,年生产灶具
渡、长庆、车溪等村的蔬菜生产带。2010 年起, 300 万台,“万家牌”节煤炉畅销全国各地和印度
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压棉扩粮”的种植方针, 尼西亚等国。
促进土地有序流转,培育粮食种植大户,扩大双 2004 年起,乡党委、乡政府加大招商引资力
季稻面积,稳步发展粮食生产,全乡种植棉花 度,工业实现快速发展。2005 年引进振顺人造板
1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