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98 - 常德乡镇(街道)简志(下册)
P. 398
澧县
湖南乡镇简志·常德市卷
缝纫社、机械厂等集体企业,主要为手工作业。
70—80 年代,发展社队企业,先后办起化工厂、
榨油厂、机砖厂。进入 90 年代,社队企业(乡
基础设施
村企业)快速发展。1995 年,全乡有企业 408 个,
其中工业企业 147 个,从业人员 2167 人,年创 交通运输
产值 8357 万元,创利税 500 余万元,初步形成 20 世纪 60 年代前,乡境无公路,仅有曹家
以油脂化工、农副产品加工、建筑建材、饮食服 铺到县城的马车路,供县马车队给公社供销社运
务为主的产业格局。2002 年,全乡有企业 122 送货物。1975 年,开展澧阳平原水利设施和田园
家,其中,工业企业 51 家,年创产值 1.36 亿 化建设,实行路渠合一,沿渠道修路。将紫边公
元,澧县平原油脂股份有限公司、澧县洞庭春 路(S302)县城至大堰垱路段改从国道 207 线黄
米业有限公司、群乐轧花厂等骨干企业产值达 桥为起点,经大坪至大堰垱镇,境内长 5 千米。
1.2 亿元。2011 年,乡党委、乡政府完成招商 修建从大坪至张公庙连 G207 的公路,境内长 3
引资 2200 万元,启动建设项目 11 个,累计投 千米。该公路与紫边公路大坪至大堰垱路段呈直
资 5630 万元,新建澧县红似火页岩砖厂、常德 线连接,统称张(公庙)大(堰垱)公路。80 年代,
巨源餐饮具集团公司、华丰环保建材有限公司泡 境内省道公路开始铺设柏油。1995 年开始对干、
沫盒生产线 3 个工业项目。2014 年,新建和续建 支渠道公路进行道路硬化。是年,黄堰村硬化 5 支、
项目共 13 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5.2 亿元。全乡 6 支公路 1.2 千米。1998—2000 年,大庙村硬化
有工业企业 75 个,从业人员 1123 人,实现工业 公路 3.7 千米。2006 年,农村道路硬化工程全面
总产值 11 亿元。 展开。2014 年,全乡有通村公路 15 条 43.8 千米 ;
商贸服务业 通组公路 95 条 68.5 千米。村村通达到 100%,户
民国时期,境内有大杨树、三元墩 2 个集市, 户通达到 70% 以上,硬化率 90% 以上。
经营商品主要有食品、布匹、粮油、土特产品等。 邮政通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乡(公社)驻地曹家 20 世纪 60—70 年代,乡(公社)机关、企
铺建供销社、肉食站、粮油店等。1961 年,公社 事业单位及村(大队)配有手摇式电话机。80 年
驻地迁至周家坡,周家坡遂发展成为境内中心市 代初,每村有一部数字电话,邮件及报刊由县邮
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商贸服务业快速发 局派员工送达。1995 年,建移动通信站 1 处,移
展。1985 年,周家坡集镇有 4 家商铺,1 家供销 动电话开始推广,全乡用户达到 100 户。2000 年,
社。各村有 1 ~ 2 家小商铺。1990 年,集镇商铺 移动电话用户 1000 多户,新增邮政代办点 1 处,
增加至 8 家,新开饭店 4 家。1995 年,集镇商铺 主要是收发信函、包裹、报刊。2014 年,全乡有
增加到 20 家,各村小商铺增加到 40 家。2000 年, 家庭固定电话用户 4100 户,移动电话用户 10352
供销社改制后不复存在,集镇商铺包括饭店增加 户,互联网用户 1542 户。
到 30 家。2014 年,集镇小超市、商铺增加到 50 家, 水利建设
各村商铺 100 多家,从业者 524 人。年社会商品 20 世纪 50 年代前,境内农田靠沟港堰塘和
销售总额 2190 万元。 天然降水灌溉,生产无保障。1958 年,兴建王家
1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