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53 - 常德乡镇(街道)简志(下册)
P. 453
澧县
湖南乡镇简志·常德市卷
放种蜈蚣 52 万条 ;90 个养殖大户,创养殖业产 乡党委、政府顺应市场,狠抓企业的机制转换和
值 2115 万元。2004 年,戴术富、孙昌武、戴朝 安全效益生产,乡办的 10 余家企业通过招标承
阳等创办的规模化养殖小区,实现养猪纯收入 40 包、租赁承包、股份合作制等形式,激活企业活力。
万元,2006 年达到 80 万元。2007 年,新增黄鳝、 1998 年创工业产值 1240 万元,实现税利 300 万
龙虾、美蛙、生猪等各类养殖大户 29 家,全乡养 元。2000 年以后,因原料缺乏,成本上升,污染
殖大户达 90 家,全乡出栏生猪 2 万头。闸口农 环境,老木一煤矿、天供山水泥厂破产,设施拆除。
民饲养山羊历史悠久,2012 年后,少量农户在适 2014 年,乡党委、乡政府力推招商举措,湖南宏
养区内建成规模化养殖场。2014 年,全乡养生猪 图矿业有限公司在境内落户。全镇有石煤矿 8 家、
4975 头、家禽 3.69 万羽、羊 1.5 万只、牛 698 头, 石膏矿 3 家、石灰厂 4 家、环保砖厂 2 家、采石
出水鲜鱼 60 吨。 场 5 家,完成工业产值 2.58 亿元,规模以上工业
林业 企业主要有红林化工、羊耳山煤矿。
20 世纪 80 年代初,乡党委、乡政府发动群 商贸服务业
众开展封山育林和植树造林,发展经济林、用材林, 闸口集镇老街在清朝末期形成,全长 1000 米,
森林覆盖率有所提高。2000 年,人工造林 1710 亩, 成“一”字形向南北延伸,曾为澧县西北部的土
封山育林 6400 亩,四旁植树造林 3.3 万株。全乡 产、山货集散地,有大小商铺 100 多家。中华人
山林总面积 51550 亩,其中生态林 29994 亩,退 民共和国成立后,在闸口街道建有供销社、粮管站、
耕还林 5870 亩,血防林面积 1008 亩,花卉苗木 肉食站,在古城、新桥、双堰、沿溪建有供销分
600 亩,森林覆盖率达 48%。2014 年,全乡共完 社,各村(大队)开设集体商业零售店或代销店。
成项目造林 500 亩,大面积造林 1500 亩,四旁 1999 年起,集镇逐步沿省道(S302)向东西方
造林 4 万株,开展义务植树 2000 株,投入 40 万 向发展。2014 年,闸口集镇主街道上有各类商铺
元在 S302 线及集镇街道两旁栽种景观绿化树木 198 家,经营商品有杂货肉食、粮油食品、农具、
4000 株。 家具、文具书籍、生产资料等,从业人数 345 人 ;
工业 引进红日房产公司投资 7000 多万元兴建闸口花
民国时期,境内以手工业为主,有数家榨油 园农贸交易市场和宜居新区,占地 2 万多平方米,
坊,主营桐油和菜籽油。20 世纪 50 年代,采矿 建筑面积 7000 多平米。
业得到发展。1956 年开办羊耳山煤矿,为县内第
一家国营煤矿。之后,老木、水氽、丰报等大队
建起小煤窑,年产煤 10 万吨左右。水氽、青岩等
基础设施
地建起石灰厂,年烧制石灰近万吨。70 年代,青
岩、丰报、芦桥等大队建起采石场,公社所属有 交通运输
金山砖灰厂。80 年代,乡办企业有天供山水泥厂, 1957 年,省道 1868(S302)王家厂至闸口
年产水泥 10 万吨。还有化工厂、高锰酸钾厂、氯 双土地段建成通车,全长 15 千米,境内始有公路。
化铁厂等。丰报、七 0、花园等村开办砂场,兴 至 1998 年,全乡建成通村、通组公路 80 千米。
建老木一煤矿。乡村企业发展红火。90 年代末期, 2007 年,全乡硬化通村公路 25 千米。2014 年,
1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