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1 - 常德古今2020年第一期
P. 31
常德市第四中学创办人陈凤灵
曹先辉
民国时期,常德有位文人被誉为 文笔犀利,诗、词、文章样样皆能,而且
“武陵才子”,还被称为常德三位 “公子” 他在课堂上讲课时能深入浅出、启发诱
中的“蔼公”。他就是致力于办学、教学 导,批改作业时能耐心细致、一丝不苟,
并创办常德市四中的陈凤灵。 其教学质量很高,深受学生和家长的崇
敬,被誉为“武陵才子”。
“武陵才子”传美名 陈凤灵对教育事业兢兢业业,大部
分时间都致力于办学和教学。他先后在
陈凤灵生于清光绪十二年 (1886), 武陵高小、县立女子初级中学(今常德
派名志忠,又名鸿盛,是常德鼎城区周 市七中)、省立二师、省立二中等学校任
家店镇天门岗村人。幼年时陈启蒙于私 教。不管在高小或者在中学任教,他除
塾,长大后入读湖南西路师范学堂 (今 了担任两个班的班级主任老师外,还兼
常德市一中),后来在国立武昌高等师 任历史、修身两项课程,可见其教学任
范学校(今武汉大学 )深造。他在读书
期间,勤奋好学,成绩优异,名声传回常
德。
陈凤灵学成回到常德后,省立二
师、省立二中(均为今常德市一中)争相
聘任,但他都婉言辞谢,竟不嫌地位低
下和薪俸微薄,毅然来到武陵高小 (后
改名县立高小,今常德市二中)担任小
学教师。他的好友李子新和王在兹谈及
这段往事的时候说:“当他悄然来到武
陵高小时,校长何斗魁十分惊诧,连声
说:‘欢迎!欢迎!让贤!让贤!’”这件
事在当时的常德教育界传为佳话。 1910
年,陈凤灵在武陵高小任教期间,还为
该校创作了一首校歌,其歌词是:“阳山
苍苍,朗水泱泱,地灵人杰,万古流
芳……”
由于陈凤灵天资聪颖,博才多学, 陈凤灵先生 48 岁时留影
28 2020 年 ·第 1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