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9 - 常德乡镇(街道)简志(上册)
P. 149

鼎城区
                                                                                湖南乡镇简志·常德市卷





             家铺分院,所属居委会卫生室改称卫生服务站。                            简称“新农保”,年内有 1890 名农村老人享受“新
                  2002 年,武陵镇卫生院改名江南医院,设                       农保”待遇。

             中医、西医及内、外、保健、手术、放射等科室,                                2010—2014 年,西站、红云、福广、郭家
             病床 60 张,专业医护人员共计 128 人。                          铺、孔家溶、三滴水等村实施项目建设征拆后,
                  2006 年,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合                      有 485 名人均耕地 0.3 亩以下老人纳入农村社会
             率 98%。2011 年,武陵镇成立北片与南片两个卫                       养老保险。

             生服务中心,是年起,每年为城区 60 岁以上老人
             免费健康体检一次,并为体检老人建立病历档案。

                  2013 年,落户境内的常德市第四人民医院南
                                                                              特色地情
             区医院建成,占地 8.8 万平方米,建筑面积 11.5
             万平方米,设计床位 1500 张。是年,撤销市六医院,                           文物古迹
             其设备与人员并入市四医院南区医院。                                     善卷古墓 据清《湖南通志》载,善卷古墓

                  2014 年,境内有常德市第四医院南区医院、                      在武陵县城南善卷村永庆宫,即今境内花船庙附
             区妇幼保健医院、区血防院 3 家区属医院和武陵镇                         近,有遗址可寻。
             江南医院、武陵镇卫生院郭家铺分院、武陵镇卫生                                善卷古祠 位于王家铺社区。据《清同治武

             院张子航分院 3 家镇属医院 ;社区卫生服务站 15                       陵县志》记载,善卷祠建于宋绍兴年间(1131—
             家,村卫生室 10 家,学校医务室 3 家 ;个体诊所                      1161),专供善卷先生碑位,祭祀香火不断。后毁
             121 家,民营药房 35 家,个体医药人员 476 人。                    于兵燹,在其遗址上改建鸟船庙。1954 年冬,发

                  社会保障                                        生特大冰灾,该庙坍塌自毁,遗址尚存。
                  1952 年,对孤老孤儿给予救助安置。1956                          鼓槌子沟 据《清同治武陵县志》记载,报
             年,对孤寡老人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                            国庵村鼓槌子沟是善卷以敲鼓为号,召集众人议

            (含孤儿保教)。“五保”义务由农业合作社承担。                           事的地方,有善卷先生的耕作地和为耕牛洗脚的
             1958 年,境内先进、辉煌、红专、红色、双美大                         洗蹄塘。相传远古时代高贤善卷先生在鼓槌子沟
             队兴办养老院,生活不能自理的“五保”对象由                            犁田时,遇上舜帝微服私访,舜帝见善卷贤德高尚,

             大队养老院供养。1961 年起,“五保”对象生活                         欲将帝位禅让,善卷辞而不受。
             由所属生产队负责。1990 年开始由村集体承担。                              沈约台 位于福广村。相传南朝梁文学家、
                  2001 年,启动农村独生子女奖扶制度,有                       音韵家沈约曾在福广村佛光寺建台读书,并在寺

             1562 名独生子女老年家属享受独生子女奖扶待遇。                        前植樟树一株。佛光寺及古樟树毁于 1958 年,今
                  2006 年,启动贫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有遗址可寻。
             年内有 358 人享受农村低保待遇,有 135 人享受                           玉皇阁 位于红云村与西站村交界处。建于

             城镇低保待遇。启动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对                            清乾隆年间(1736—1795),毁于 1958 年金刚公
             农村特困户、“五保”户、城镇低保户实行大病救助。                         社建设万头猪场之时。今有遗址可寻。
                  2010 年,启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文字供稿:刘开建,图片供稿:武陵镇政府)






                                                                                                       0137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