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8 - 常德乡镇(街道)简志(上册)
P. 188
鼎城区
湖南乡镇简志·常德市卷
东陂堰、覃家岗、文家坪 25 个行政村,岩儿湾渔
场,石公桥林场,共 31 个村级行政单位。
自然环境
经济发展
镇域处湖区与丘陵区接合地带,地势西北
略高,丘岗连绵 ;中部平坦,港汊纵横 ;东部 综述
低洼。全境海拔 31 ~ 37 米。属沅水水系,2 民国期间,境内以农业生产为主,有零星手
条支流北河、南河由西向东贯穿全境。冲柳高水、 工业,农民人均年收入不足百元。中华人民共和
低水 2 条人工河穿过境内。境内有 4 座水库和 4 国成立后,经济逐步发展起来。1950 年,工农业
个内湖。 总产值 430 万元,农民人均年收入 136 元。1958
镇域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区,四季分明, 年,开始推广农业双季稻,竹篾加工业得到发展,
日照充足,雨水丰沛。年平均降雨量 1300 毫米, 工农业总产值 960 万元,农民人均年收入 220 元。
4—7 月为多雨季节。年平均气温 15.8℃。春季 1982 年,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工农业
气温多变,夏季气温高,2005 年 7 月 16 日达到 总产值过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550 元。2014 年,
41℃,为历史最高。冬季寒冷,1954 年 12 月— 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2.96 亿元,农民人均纯收
1955 年 1 月近两个月冰冻,最低温度﹣ 18℃。 入 7285 元。
2008 年 1 月冰冻一个月,最低气温﹣ 10℃,造 农业
成冰冻灾害。土壤土层深厚,土质较肥沃,有机 种植业 境内主产稻谷、油菜、棉花,兼种
质含量为 2% ~ 2.4%,呈酸性或中性(pH 值为 玉米、花生、红薯及豆类等。1958 年,种植双季
6 ~ 7),适宜农作物特别是水稻生长,丘陵山岗 稻 2.8 万亩,总产 8400 吨,亩产 300 公斤。1975 年,
适宜柑橘生长。 引进杂交水稻,种植 1.3 万亩,总产 5200 吨,亩
人口民族 产 400 公斤。1982 年,粮食总产 11200 吨,亩
1983 年,石公桥公社有 4691 户 20386 人, 产 425 公斤。1990 年后,推广软盘抛秧和优良
其中男 10331 人、女 10055 人。冲天湖公社有 品种。2000 年后,调整农业结构,种植瓜果、蔬
3294 户 15150 人,其中男 7810 人、女 7340 人。 菜。2014 年,基本实现种植机械化,全镇粮食总
1990 年,石公桥镇有 5630 户 20829 人,其 产 44632 吨、油菜籽总产 4232 吨、瓜果 7470 吨、
中男 10539 人、女 10290 人。冲天湖乡有 4260 甘蔗 2400 吨、蔬菜 19116 吨。
户 15889 人,其中男 8161 人、女 7728 人。 养殖业 境内历来有农户家庭养殖生猪和家
2006 年,修建石门皂市水库,库区居民搬迁, 禽水产的传统。1958 年,实行人民公社体制,生猪、
有 300 多名土家族等少数民族居民迁移到覃家岗、 家禽、水产由集体养殖。1962 年后,允许农户家
联五堰、桃树嘴、建新、赵家垱 5 个村落户。 庭养殖,但水产养殖仍由生产队集体经营。1982
2014 年,石公桥镇有 9841 户 36310 人,其 年后,养殖业全面放开,由农户经营。1984 年,
中男性 18288 人,女性 18022 人。总人口中,汉 境内养鸡 36498 羽、鸭 14638 羽、生猪 9538 头,
族 35955 人 ;少数民族 355 人,其中土家族 126 出水鲜鱼 1520 吨。20 世纪 90 年代起,养殖业
人、回族 135 人、壮族 57 人、维吾尔族 37 人。 向大户养殖和规模养殖发展。2004 年,香港惠生
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