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3 - 常德乡镇(街道)简志(上册)
P. 183
鼎城区
湖南乡镇简志·常德市卷
餐饮归口供销社统管,化肥、农药、肉食、油、糖、 面完成水泥硬化,镇内日通城区客运班车 31 班次。
布等计划物资凭票供应。1987 年后,供销社等集 邮政通信
体商业逐渐改制,个体私营商业迅速发展。2014 1957 年,成立韩公渡邮电所,有职工 3 人。
年,韩公渡镇有大小个体经商户 268 家,其中餐 1963 年,在韩公渡墟场设立邮电代办处。邮路为
饮 8 家,肉食 9 家,理发、照相、打字、音像、 常德—韩公渡—石公桥。1964 年,境内出现第一
木器家俱、家电、建材等其他服务业 28 家,从业 部手摇电话机。1985 年,全镇有 18 部手摇电话机。
人员 937 人。全镇社会商品零售总额 895 万元。 1996 年,韩公渡镇出现第一部程控电话。1998 年,
劳务输出 在街道墟场安装磁卡电话机 8 台。1995 年,出
改革开放后,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现第一部移动电话。2006 年,全镇有程控电话机
劳动效率增强,剩余劳力增多,外出务工人员逐 14500 部,入户率达 90% 以上。后程控电话逐步
年增加。2014 年,全镇在外务工人数达 11313 人, 被移动电话所取代。2014 年,全镇有座机 1220 部,
劳务输出收入 1.4 亿元。 手机 19710 部,互联网用户 750 户。
邮政业务涵盖信件包裹邮寄、报刊发行、邮
政缴费一站通、火车飞机票代售、快递业务。申通、
圆通、顺丰、韵达等快递公司设有快递点。
基础设施
供电饮水
交通运输 供电 1965 年,断港头变电站建成,1971
水路运输 清代和民国时期,从境内乘小船 年,韩公渡变电站建成,境内农户告别桐油、煤
可至常德城区。有两条线路,一条以崇河村为起点, 油灯照明的历史。1982 年,境内农户全部通电。
途经泥港口、冲天湖、低水河到南碈上岸,全长 2014 年,全镇有断郑线、断韩线、断专线、断楠
33 千米 ;另一条以金牛村为起点,途经鹰湖、新 线、断三线 5 条 10 千伏高压输电线路共 213 千米,
河口到南碈上岸,全长 27 千米。1930—1945 年, 低压线路 20 千米,变压器 239 台 28155 千伏安,
水运进入鼎盛时期。1954 年,开始坐汽车进城。 供电量 2270 万千瓦时。
水路客运至 1967 年被公路客运取代。 饮水 2008 年,建成流花口水厂和丁家口
陆路运输 1971 年,境内始有公路,常德北 水厂。流花口水厂日供水量 200 吨,供水管网
站—牛鼻滩公路建成通车,境内长4千米。1975年, 18700 米,受益人口 2500 人 ;丁家口水厂日供水
延伸至韩公渡集镇。1993 年,修通集镇至 S205 量 300 吨,供水管网 21950 米,受益人口 2800 人。
公路,总长 9 千米,境内长 6 千米。1972 年,修 2009 年,建成永寿水厂,日供水量 600 吨,供水
建常韩(常德市城区至韩公渡镇)公路,公路总 管网 47500 米,受益人口 4900 人,2014 年改扩建,
长约 25 千米 ;丁马(石公桥镇丁家坝至武陵区马 日供水量增至 1500 吨,增加供水管网 67600 米,
家 土 )公路,是原断港头乡至常德的主道,总长 受益人口增至 11000 人。2010 年,建成立新水
约 25 千米。2014 年,镇域内有省道 1 条 ;县道 厂和韩公渡集镇水厂。立新水厂日供水量 500 吨,
3条,长60千米 ;乡道3条,长42千米 ;通村 供水管网 72300 米,受益人口 5800 人 ;韩公渡
组水泥公路 247 条,长 274.85 千米 ;85% 的路 集镇水厂日供水量 1500 吨,供水管网 78600 米,
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