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7 - 常德乡镇(街道)简志(上册)
P. 197

鼎城区
                                                                                湖南乡镇简志·常德市卷





             殖业得到发展。1985 年,周家店镇养牛 1502 头,                     万亩。2010 年后,大力发展油茶产业,连续新造
             养猪 24483 头,出栏 11746 头,养鸡 124796 羽,               油茶林 1.7 万亩,老油茶改新 8000 亩,成功引进

             养鸭 28373 羽,养鹅 631 羽,养蜂 305 箱,养殖                  润龙公司、天明公司、天地农耕公司、佳润公司
             水面 3177 亩,产鲜鱼 485 吨 ;瓦屋垱乡养牛 871                  等油茶产业公司,产值达 1 亿元以上,是常德市
             头,养猪 16603 头,出栏 10087 头,养鸡 76557 羽,              的万亩油茶示范基地。
             养鸭 13709 羽,养鹅 94 羽,养蜂 278 箱,养殖                        2014 年,周家店镇有林地 4.1 万亩,活立木

             水面 2057 亩,产鲜鱼 185.4 吨。1997 年,合并                  积蓄量 166825 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 17.57%。
             后的周家店镇饲养耕牛 1808 头,生猪 43000 头,                         工业

             出栏 29500 头,家禽出笼 300535 万羽,年末存                         1946 年,周家店墟场建有民营犁头厂,年
             笼 155356 万羽,禽蛋产量 1963 吨,养殖水面                     产犁头、铋耳上万件,销往常德、安乡等地。中
             8177 亩,产鲜鱼 1693 吨。2000 年后,大力发展                   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陆续兴办农具厂、篾业社、
             规模养殖。                                            缝纫社等集体企业。1953 年,民营犁头厂合并到

                  2014 年,境内有年出栏生猪 500 头以上的                    周家店农具厂。1972 年,周家店农具厂有铸造、
             养殖户 28 家,年出笼 1000 羽以上的养鸡户 20                     锻工、木工、篾工、加工部 6 个车间,从业人员
             家,年出栏肉牛 50 头以上的养殖户 1 家,年出栏                       115 人,固定资产 320 万元,20 世纪 90 年代,

             山羊 100 只以上的养殖户 3 家。2014 年,全镇饲                    变卖解散。80—90 年代,境内有乡办企业 7 家,
             养生猪 10.28 万头,养殖水面 8400 亩,水产总量                    村办企业 64 家。2000 年以后一批私营企业发展
             8600 吨,菜牛 680 头,家禽 20 万羽,羊 2150 只。               起来。2014 年,全镇有工业企业 10 家,其中规

                  林业                                          模企业 2 家,从业人员 700 人,实现工业总产值
                  民国 34 年(1945),县国民政府在武岗寨村                    2 亿元。
             紫金寺至白云山地段开发万亩松、杉林业基地。                                 商贸服务业

             1950 年,基地被常德地区林业局接管,组建成大                              1949 年,周家店镇墟场有大小商铺 112 家,
             龙站林场白云山工区。20 世纪 50 年代末至 60 年                     瓦屋垱墟场有逢 2 日、5 日、8 日赶场的传统,
             代初的“大跃进”时期,周家店山林破坏严重。                            吸引境内及双桥坪、石公桥等地居民参与贸易。

             70 年代,在国家政策的鼓励扶持下,周家店公社                          1956 年起,在乡、公社驻地建立供销社、肉食站、
             陆续成立万亩杉松林场、3000 亩青皮竹场、500                        粮油店等,壕口、大砖桥设供销分社,各村(大
             亩乌桕林场、200 亩柑橘场、100 亩蚕桑林场等 5                      队)设零售店或代销店。在竹山咀和黄公咀交界

             个社办林场。瓦屋垱公社建有 1500 亩的杉树湾林                        处的濠口,也形成了小型市场。20 世纪 80 年代,
             场、400 亩的草堰林场、200 亩的泉水国外松林场、                      周家店镇墟场有大小商铺 132 家,有著名的王春
             150 亩的蜘蛛山林场、200 亩的缸钵冲林场、100                      林货庄、高大庆布装、丁万利日杂庄、胡玉楼花

             亩的宋家湾林场等 6 个社办林场。各大队建小型                          行,为方园百里的农村人口服务,影响辐射到西
             队办林场。                                            洞庭、渡口、石公桥等地。瓦屋垱墟场有逢 2 日、
                  80—90 年代,陆续植树造林 3.5 万亩。                     5 日、8 日赶场的传统,吸引本镇及双桥坪、石公

             2000—2005 年,实施退耕还林造林,总面积 1.5                     桥等地居民前来贸易。90 年代,传统商品有肉食、



                                                                                                       0185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