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8 - 常德乡镇(街道)简志(上册)
P. 218
鼎城区
湖南乡镇简志·常德市卷
镇域属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湿润 “双两大”种植技术。90 年以后,全面推广软盘
性气候区,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丰沛。年 抛种、测土配方施肥等新技术,粮食产量进一步
平均降雨量在 1100 毫米左右,主要集中在 3—8 提高。2000 年,亩产达到 700 公斤。90 年代末,
月。年平均气温 16.7℃。1 月最冷,平均为 4.4℃; 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农田抛荒严重。2001
7 月最热,平均为 28.8℃。年日照时数 1801 小时。 年后,将 10500 亩耕地转租给洞庭纸业种植杨树,
无霜期期 286 天。境内动植物资源丰富。 2012 年合同到期收回复耕。2005 年,国家取消
人口民族 农业税,发放种粮补贴,农民积极性提高,涌现
1987 年,双桥坪乡有 5044 户 20582 人,其 出一批水稻规模种植主体。2008 年,成立双桥坪
中男性 10500 人、女性 10082 人。 镇优质稻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耕地 3150 亩,辐
2010 年,双桥坪镇有 21935 人,其中农业人 射带动全镇 4400 农户种植优质稻 13500 亩,总
口 20597 人、非农业人口 1338 人 ;男性 11218 人, 产量达 7000 吨。2013 年,以庆丰水库周边休闲
女性 10717 人。 山庄和农夫堰桃花基地为主的休闲观光农业项目
2014 年,双桥坪镇有 20857 人,其中农业人 建设实施。2014 年,全镇粮食总产 19600 吨、油
口 10623 人、非农业人口 10234 人 ;男性 10623 菜籽总产 1600 吨,皮棉总产 1000 吨。
人,女性 10234 人。少数民族人口 114 人。 养殖业 20 世纪 50 年代前,境内养殖业以
农户家庭养殖为主。1958 年建立人民公社后,耕
牛全由生产队集体饲养,生猪主要由生产队集
体养殖。1961 年,双桥坪公社发展生猪 5600
经济发展
头,年出栏 3800 头 ;饲养役用牛 2300 头、家
综述 禽 55500 羽,出水鲜鱼 210 吨。1982 年,实行
1995 年,双桥坪乡实行工农业总产值 10018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促进了养殖业发展。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1568 元。2003 年,双桥 1985 年,双桥坪乡饲养耕牛 3400 头,生猪出栏
坪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 12578 万元,农民人均纯 21000 头,家禽存笼 12 万羽,蜜蜂 270 箱,出
收入 3890 元。2014 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水鲜鱼320吨。90年代起,养殖业向规模养殖发展。
28817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6456 元。 2000 年,全镇有生猪养殖大户 13 户,蛋鸡养殖
农业 大户 11 户,肉牛养殖大户 3 户,山羊养殖大户 5 户。
种植业 镇域以水稻种植为主,辅以棉花、 2014 年,全镇存栏生猪 48000 头,蛋鸡 65 万羽,
油菜、花生、黄豆、芝麻、红薯等其他农作物。 肉牛 1200 头,山羊 8000 只,蜜蜂 580 箱,鸭 2.1
20 世纪 50 年代以前,全部种植单季稻,亩产 万羽,鹅 5900 羽。
150 公斤。1956 年,试种双季稻。1958 年,双 林业
季稻种植达 1.3 万亩,亩产 250 公斤。1973 年, 20世纪50年代前,境内植被和林业生态良好。
成立公社农科站,全面推广杂交水稻种植,亩产 1958—1960 年搞“大跃进”,毁林开荒,烧炭炼
提高到 425 公斤。1982 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 铁,森林破坏严重。1965 年后,国家重视林业发展,
双季稻种植达 2.4 万亩。1985 年,推广杂交水稻 鼓励封山育林、植树造林。70 年代,双桥坪相继
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