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5 - 常德乡镇(街道)简志(上册)
P. 215

鼎城区
                                                                                湖南乡镇简志·常德市卷





             物保护方案,对明荣庄王家族墓设立石碑,划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2006 年,境内开
             定范围,明确专人负责保护。1991— 1992 年,                       始实行农村低保政策。2014 年,农村低保标准为

             配合常德县文物局对明荣庄王家族墓进行踏勘考                            120 元 / 月,镇内有农村低保户 313 户 405 人,
             察,落实保护方案。1997 年,开始建设有线电                          发放低保资金 5.832 万元 ;有城镇低保户 37 户
             视网络,1999 年实现全覆盖。2014 年,实现广                       57 人,发放低保资金 1.881 万元。
             播“村村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2006 年启动,是年有

                  医疗卫生                                        8647 人参保。2014 年,全镇参加农村合作医疗
                  民国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境内有中                         9086 人,参合率 95%,认定大病救助对象 40 人,

             药铺 4 家,中医 6 名。1952 年,在大龙站建立大                     发放救助金 7.4 万元。
             龙站区卫生所,配备中西医 2 名,助产士 1 名,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2010 年开始实施,
             护理员 1 名。1953 年,大龙站区卫生所有医护人                       2014 年,全镇参保人数 5400 人,上缴保险基金
             员 14 名,设有 5 个分所。1958 年,建立大龙站                     68 万元 ;享受养老保险 2816 人,共领取养老金

             公社卫生院,配备医务人员 10 人。20 世纪 60 年                     185.856 万元。
             代末至 70 年代,建立大队合作医疗站,配备不脱                              优抚救助 2014 年,全镇大病救助 32 人,
             产的“赤脚医生”。 1974 年,常德县卫校落户大                        救助资金 6.7 万元 ;临时救助 8 人,救助资金 0.7

             龙站,1980 年迁至牛鼻滩镇。2014 年,大龙站                       万元 ;医疗救助 108 人,救助资金 22 万元 ;优
             卫生院建筑面积 2400 平方米,有 X 光机、B 超、                     抚对象 204 人,发放资金 101 万元 ;孤儿保障对
             心电图、专业化验室等医疗设备,有病床床位 20                          象 1 人,救助金额 0.72 万元 ;社会救助 40 人,

             个,医务人员 17 人。下辖 10 个村卫生室,有村                       发放金额 7.7 万元 ;残疾人 218 人,全部免交农
             医 10 人。                                          村养老保险 ;重度残疾人(一级、二级),每人每
                  社会保障                                        月发放生活补助 50 元,共计 4.68 万元。

                  农村“五保” 1956 年,境内开始实行“五保”
             制度。1958 年,生活无法自理的“五保”户开始
             在大队养老院集中供养。1990 年,“五保”户供
                                                                              特色地情
             养由村集体承担。2009 年,在原大龙站乡政府院
             内改造建立大龙站养老院, 31 名“五保”老人入住。                            文物古迹
             2014 年,敬老院扩容改造,占地 6600 余平方米,                          明荣庄王墓 位于兴国寺村太阳山北麓。

             建筑面积近 1000 平方米,有床位 60 个,其中 30                    1982 年、1985 年、1989 年三度公布为县级文物
             个房间配备洗衣机、洗手间,拥有现代化的厨房、                           保护单位。墓葬共有两座封土堆,二者相距约 15
             正规化的锅炉暖房、太阳能热水器浴室以及生猪                            米,封土高大,气势雄伟。墓前有石人、石马和

             养殖、蔬菜种植基地,配备有专人护理照看“五保”                          石龟驮的“荣庄王墓”碑。系嗣荣王戴瑾立。该
             老人。2014 年,全镇有“五保”老人 113 人,其                      墓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今尚存石龟二个、
             中集中供养 42 人,分散供养 71 人,全年共发放“五                     残碑一块,墓前百余步有龟亭残迹在。

             保”户生活资金 3.48 万元。                                      大龙驿 明洪武十五年 (1382),于五十里铺



                                                                                                       0203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