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17 - 常德乡镇(街道)简志(上册)
P. 317
鼎城区
湖南乡镇简志·常德市卷
病床 50 张,有医护人员 38 人。 记载 :“金鸡堤,县西南四十里,石砌宛然,相传
社会保障 为鼎城故址。”传说有金鸡降于该地,护卫常德。
农村“五保” 1950 年,境内对重大天灾人 民间所说常德城“前有金鸡报晓,后有梁山靠背,
祸始兴政府救助。1955 年高级农业合作社建立后, 上有犀牛把口,下有老龙成潭”中的金鸡,即指
开始实行“五保”对象供养制度。1958 年人民公 金鸡堤。
社化后,开始设立敬老院,对“五保”对象实行 渡船 双冲村境内无江无河,却有一地名称
集中供养。 “渡船”。据传,清末时村民胡氏用该地 20 多亩农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2005 年,境内实行新 田的收益,在桃源镇江、渌溪及斗姆湖龙湾头设
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14 年,全乡参加“新农 立 3 处义渡。为纪念胡的善举,人们称该地为“渡
合”15812 人,参合率 94.98%,缴费 948720 元, 船”,并一直流传至今。
全年住院 3272 人,报销医疗费 500 多万元。 谷王庙 据传,元末明初有一徐姓人从江西
城乡低保 2006 年,实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 迁至乡境,携带稻谷良种给乡民种植。粮谷丰收,
保障制度。2014 年,有 572 户 776 人领取最低 乡民安居乐业,尊他为谷王,并在赤家岗的夏岭
生活保障补助,补助金 80 万元。 修谷王庙祭祀。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2007 年,实行新 牌楼坡 据传,该地曾有一女子美貌如花、
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2014 年全乡参加 性情刚直、作风正派,终生未嫁,树为妇女榜样。
“新农保”人员 1587 人,按月领取养老金的有 后来人们在其居住地立一贞洁牌坊以昭后人。牌
507 人。 楼前有一坡地,设有常德通往云、贵、川的驿站,
后随交通要道变迁逐渐冷落。
乐善桥 位于清凉山村。据传有一丁姓寡妇
积德行善,捐其家产,在大港上建一木桥,以方
特色地情
便行人过往。后为纪念老人善举,称该桥为乐善桥。
地名典故 (文字供稿:胡成新,图片供稿:丁家港乡
金鸡堤 位于珊瑚岗村。清代《武陵县志》 乡政府)
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