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40 - 常德乡镇(街道)简志(上册)
P. 340

鼎城区
                湖南乡镇简志·常德市卷





                                                                “散养”为“笼养”“群养”。1982 年,全乡养鸡
                                                                 34140 羽,养鸭 13000 羽。池塘及其他水面承包

                                                                 给农户经营,鲜鱼亩产 58 公斤。1984 年,耕牛
                                经济发展
                                                                 作价归农户,因饲养成本高和农机普遍使用,耕
                    综述                                           牛役用价值逐渐减退而被宰杀,兴起肉牛的饲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境内经济逐年发展。                         1989 年,境内养牛专业户 12 家,养牛 158 头。

                1958 年,推广双季稻,茶油、手工家织布陆续外销。                       1998 年,兴建联兴村猪场,生猪饲养向规模化
                20 世纪 80 年代,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标准化发展。2000—2002 年,龙虎口、葛藤桥、
                彻底解决温饱问题。1995 年,全乡粮食总产量                          白泥塘、杉木坪等村发展土杂良种猪,2007 年,

                1500 万公斤,茶油 2000 担,乡镇企业产值 1 亿                    金泉山种猪场建成投产。2013 年,境内有养羊专
                元。2003 年,全乡实现工农业总产值 1.304 亿元,                    业户 8 家,养羊 1800 头。2014 年,全乡生猪存
                其中农业产值 2879 万元。2013 年,实现国民生                      栏 5.5 万头,出栏 3.2 万头 ;羊存栏 520 只,出栏
                产总值 1.0155 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4525 元。                    248 只 ;养水牛、黄牛共 200 头,鸡、鸭 11.6 万羽 ;

                2014 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 2.1 亿万元,农民人                      出水鲜鱼 28.2 吨。
                均纯收入 5400 元。                                         林业

                    农业                                               植树造林 民国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
                    种植业 境内以种植水稻、棉花、油菜为主,                         林地属私人所有,自生自繁。境内有成片松、杉
                附带种花生、玉米、红薯、黄豆、高粱等旱地作物。                          树林 237 亩。1951 年,成立农业互助组和合作
                1958 年前,种植一季稻,亩产 150 ~ 200 公斤。                   社,林地得到保护。1958 年,山林收归公社所有。

                1958 年,推广双季稻,两季亩产 350 公斤左右。                      1963 年,山林权属下放到生产队,实行封山育林,
                20 世纪 60 年代初,推广矮秆稻,单产提高 20%                      禁止乱砍滥伐。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林

                左右。70 年代推广杂交稻,亩产达到 400 ~ 500                     业生产责任制,全乡山林承包到户,村民见缝插针,
                公斤。油菜是境内冬季农业的主要作物,常年种                            积极植树造林。至 1986 年,新增造林面积 117
                植面积 5800 亩,栽培模式主要是免耕直播、棉                         亩。2014 年,换发全国统一林权证,承包期延长
                田套种和稻田直播或育苗移栽,亩产在 60 公斤左                         至 2052 年,境内出现 13 个造林大户,造林面积

                右。2003 年后,油菜杂交良种得到推广,亩产达                         再增 1125 亩,用材林面积 900 亩,木材蓄积量 3
                到 90 公斤。2014 年,全乡种植水稻 18840 亩,                   万立方米。红叶石楠、桂花树等经济风景林木面
                其中双季稻 12350 亩,总产 14580 吨 ;种植油菜                   积 150 亩。

                5000 亩,油菜籽总产 2500 吨 ;种植棉花 280 亩,                     油茶低改 境内有油茶 3.8 万亩,占林地总
                皮棉总产 8.5 吨。                                      面积的 95%,为鼎城区茶油核心产区。由于粗放
                    养殖业 1976 年,境内集体养猪 1000 头,                    经营,产量不高,每亩产茶油 4 公斤左右。2007

                养牛 800 头,养鸡 3494 羽、鸭 2240 羽,养鱼                   年起,乡党委、乡政府引导农户对低产油茶林实
                300 亩,出水 6600 公斤。20 世纪 80 年代,鸡、                  施改造,主要是垦复、施肥、修剪、调整密度、
                鸭饲养向商品化、规模化发展,农户改传统的                             新植或嫁接良种苗。至 2010 年,垦复茶山 1 万




                 0328
   335   336   337   338   339   340   341   342   343   344   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