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70 - 常德乡镇(街道)简志(上册)
P. 370
鼎城区
湖南乡镇简志·常德市卷
用崇仙庵分场 200 亩荒芜橘园,修建融柑橘交易 100%。农校还加强对农民职工的技术培训,至
市场、居住、商贸、加工、餐饮、医疗为一体的 2014 年,农业技术培训 8673 人次,培养园艺技
小城镇。2015 年,集镇拥有南北、东西两条主街、 术人才 57 人。
三条副街,街道总长 1498 米,房屋建筑总面积 9.1 文化
万平方米,常住人口人口 1080 人。 1989 年,成立场民间乐队,为居民的婚丧喜
庆服务。2006 年成立场有线电视管理站,电视入
户率 99.8%。2010 年,成立园艺场文化站,组织、
管理全场文化活动。之后,境内文艺创作日趋活
社会事业
跃。2014 年,全场有文学爱好者 53 人,创作诗
教育 歌 900 多首、中长篇小说 3 篇。
普通教育 民国时期,境内有私塾 3 所和野 医疗卫生
鸡庙国民小学 1 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设 民国时期,境内有中草药郎中游走行医。中
野鸡庙、万福庵、李家桥 3 所初小。1958 年,野 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境内没有医疗机构,人
鸡庙由初小发展为完全小学。1968 年,总场创办 们治病去附近石公桥或镇德桥诊所。1957 年,园
职工子弟学校,招收小学生 39 人。1975 年,李 艺场成立医务室,1 个医生坐诊。1977 年,成立
家桥、万福庵 2 所初小改为完全小学。职工子弟 场卫生所,有医护人员 7 名。1984 年,成立园艺
学校和野鸡庙、李家桥小学增设初中班,共招收 示范场职工医院,有医务人员 12 人,床位 12 张,
学生 200 人。职工子弟学校创办高中,1979 年停 设中西医科、妇科、检验科、药剂房。1997 年,
办。1982 年,各小学初中班停办,成立园艺场中学, 医务人员分流,职工医院保留 12 人,5 人自办私
招收初中学生 217 人 ;有园艺场中心校、野鸡庙、 人诊所。2004 年,区卫生系统改革,园艺场成立
李家桥 3 所完小,万福庵、小西堰 2 所初小,有 公共卫生办公室,下设村级卫生室 5 个,有民办
学生 896 名。1987 年 9 月,园艺示范场开办园艺 卫生所 3 个。2009 年,成立园艺示范场卫生院,
职业高中,学制 2 年,培训园艺专业人才,有学 2010 年,在柑橘大市场内新修卫生院,园艺场卫
生 105 人,1989 年 7 月停办。1995 年,全场有 生院建筑面积 1000 平方米,设门诊部、住院部、
中小学教师 59 人,初中生 277 人,小学生 758 人, 中西药房、检验室,置有 B 超、心电图、心电监
学前班 6 个,学前儿童 313 人。适龄儿童入学率 测仪等医疗设备。2014 年,卫生院有医务人员
98%、初中毕业率 99%。2003 年起学生生源减少, 12 人,病床 24 张。下辖野鸡庙、小西堰、岩潭嘴、
学校开始撤并。2004—2005 年,先后停办万福 万福庵、李家桥 5 个村(分场)卫生室,有村医 5 人。
庵小学、李家桥小学、野鸡庙小学 ;2006 年,园 社会保障
艺场中学停办。2011 年,中心校、小西堰小学停办, 1962 年,园艺示范场范围内的农业大队对
全场已无学校。 孤寡老人和无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实行保吃、保
成人教育 1980 年,建立场办农校,设扫盲 穿、保住、保医、保葬(简称“五保”)供养制度。
识字班 10 个,每年 72 个学习日。1997 年,扫 1994 年,园艺示范场设民政所,负责社会保障工
盲班停办,共扫除青壮年文盲 156 人,扫盲率 作。1998 年,实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0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