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97 - 常德乡镇(街道)简志(上册)
P. 397

汉寿县
                                                                                湖南乡镇简志·常德市卷





                                晓发鼎港                          字读猫音,是“猫”字之简化。)因此而得名。
                             (清)刘昌臣                                据《汉寿县志》记载 :1133 年 6 月,南宋

                  此处复何处?白云青草边。斜投断岸火,分                         高宗派王燮为荆南制置使,率水陆军 6 万到洞庭
             破半江烟。                                            湖,围剿声势浩大胜于梁山的起义军。杨幺率领
                  晓月寒无赖,春风香可怜。离人诗兴发,明                         起义军在战斗中,曾缴获许多官兵船只,其中有
             日洞庭船。                                            一种叫“脚踏车船”,船上装有十多丈长的拍竿,

                                                              当敌船靠近的时候,拍竿上的巨石飞向敌船,能
                  鼎山 坐落在西洞庭湖滨的汉寿县酉港境内                         把敌船打碎。官军认为农民军怯战,放肆追剿。

             的鼎山(又名鼎山、看灶山、老虎山),虽是一座                           杨幺将总寨转移到酉港,在猫山停泊战舰脚踏车
             并不起眼的丘陵,但它的文化沉淀厚重,其历史                            船,日夜训练水军迎敌。只见帆樯如林,旌旗猎
             典故不凡。                                            猎,群雄聚首,鼓声震天。杨幺率大小战舰在鼎
                  据《一统志》记载 :鼎山“有神鼎出于此”,                       江口 ( 现西湖大片水域 ),与追剿的王燮官军以车

             宋时曾将武陵郡改名“鼎州”。“鼎州”得名来自                           船接战。顷刻之间,击溃官军万余人,获鼎口大
             鼎山,此为一奇。清同治 1874 年修订的《龙阳县                        捷。然后义军战船又随鼎水顺流至阳武口(柳林
             志》中记载 :“县东北九十里有看灶山,黄帝铸鼎                          嘴外水域),以佯败流舟迷惑下游守敌。宋官兵探

             此山,犹见其灶,常有云若烟,气时断时续,烟                            知,以为义军败阵而下,喜形于色,众邀功请赏
             疑起落。”“看灶残烟”被称为龙阳八景之一。                            截夺大船。突然“空船”之上鼓声大着,万头齐出,
                  大鼎是古代象征国家的宝器,先祖的功德都                         两军在阳武口激战。义军用脚踏车船、拍竿之神

             撰刻在鼎上。相传五千年前,轩辕氏到夏禹铸成                            速奇袭击沉宋军战船。
             了九只大鼎,完成定国安帮铸鼎大业。黄帝在云                                 1134 年 12 月,金人傀儡政权伪齐刘豫指使
             梦一带称雄,而在酉港鼎山铸鼎,此鼎非同凡响。                           太尉李成派使者郑武功以“联军灭宋,分地而王”

             清代邑人陈于连来访古,有诗为证 :                                相诱,具有民族气节的杨幺严正拒绝,将其随从
                  铸就龙纹镇百川,犹遗丹灶古山边。神工不                         35 人全部沉入猫山边鼎江(又名酉水、渐水)之中。
             解人争看,半是云霞半是烟。                                         杨幺起义军陆耕水战,有 19 个州县的 20 多

                  鼎山的山形酷似头北尾南,形似临鼎江(现                         万农民群众参加,在规模上、时间上都超过水泊
             已成内河)奔流之水而昂首呼啸的一尊卧虎,湖                            梁山宋江,唯有猫山留有他叱咤风云的见证。
             乡渔民江湖行止靠岸,将其素称为老虎山。南宋                                 鼎江现为鼎港,也因临近鼎山而得名。清朝

             年间,洞庭湖起义军首领杨幺曾率军抗敌,看中                            何之翥曾留诗有《鼎港浮碧》:
             虎山为沅澧水交汇之要冲,是战略防守的咽喉之                                 谁信轩猿铸鼎成,还留一港鼎为名。
             地 ;又仰轩辕在此铸鼎而立天下大业之典故,便                                渐清沅浊从滋合,同作湖光湖水平。

             将此地建立“梧桐水寨”,取其梧桐质白而坚韧之                                重大事件
             意,屯兵驻守抗击宋军。他的谋士献策 :“杨”与                               1951 年酉港平暴 1951 年,酉港镇(原属
            “羊”谐音,犯“羊入虎口”之讳忌,因虎与猫近似,                          第五区)反动“宗教哲学研究社”头目“黑胡子”,

             他建议将其山改名为“猫山”。现今的“苗山”(“苗”                        趁土地改革之机,裹胁 200 多名教徒,爆发震



                                                                                                       0385
   392   393   394   395   396   397   398   399   400   401   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