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7 - 常德乡镇(街道)简志(下册)
P. 157
石门县
湖南乡镇简志·常德市卷
园 1 所。1950 年设 1 个幼儿班。后陆续设有数个 2014 年,全镇有中学 4 所,在校学生 10030 人,
幼儿园。“文化大革命”时期,其他幼儿园撤销, 教师 706 人。石门一中为全省重点中学,本科升
保留党政群幼儿园。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境 学率保持在全省领先水平。镇内还有新科电子学
内设党政群、商业、公交 3 所幼儿园。1995 年开 校、秀峰学校 等 3 家民办培训学校,在职教育、
始,民办幼儿教育得到发展。至 2014 年,全镇有公、 成人教育机构 3 家,年培训 2000 余人次。
民办幼儿园 17 所,入园幼儿 3900 人,幼师 944 人。 科技
小学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石门县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境内设有农机、畜牧、
事陈福萌在石门县城上河街兴建校舍,创办石门 林业技术推广机构。1995 年起,镇农技部门每年
县小学堂,为县立第一所小学,1905 年改为石门 编印、发放各类技术指导资料 8000 余份,开展
县高等小学堂。 清宣统元年(1909)由知县创办 柑橘、蔬菜等技术培训 10 余场(次),培训人员
石门县简易小学堂,1949 年 7 月改为楚江镇小学, 1200 余人次。龙凤园艺场为柑橘生产示范园,刘
1950 年改为楚江镇第一完全小学。 家坪蔬菜基地为蔬菜种植示范基地。2014 年,全
1969 年,境内各生产大队均建有小学。2002 镇共有各类科技示范户 130 户。
年后,对小学布局进行调整,村小逐步撤销。 文化体育
2014 年,全镇有一完小、二完小、三完小、四完小、 文化 民国时期,在方顶山下建县级图书馆,
龙凤小学、永兴学校、石磷小学、县属实验完小 2006 年 9 月搬迁至石门一中。2014 年,图书馆
8 所小学,在校学生 8800 人,教师 527 人。 藏书 18 万册。
中学 民国 2 年(1913),石门县高等小学 县文化馆位于站东路,前身为石门县民众教
堂改为石门县立中学校,学制四年。1960 年,学 育馆,1952 年改名石门县人民文化馆,1954 年
校改名为湖南省石门县第二中学,成为一所全日 改称石门县文化馆,设有美术、书法、摄影、舞蹈、
制普通完全中学。 1996 年 12 月,县第二中学更 戏曲等辅导门类。
名为湘北职业中专学校。2011 年,两校分离,县 县博物馆位于石门县文庙内,1982 年由县政
第二中学迁至二都乡。 府将文庙移交县文化部门管理,作为博物馆舍之
民国 30 年 10 月,县人肖忠贞、郑洞国等创 用,馆内藏有历史、革命、民族等文物 2000 余件。
办私立九澧中学,为澧水流域最早的完全中学, 1985年正式开放后,接待中外观众100余万人次。
校址设县城下河街。1953 年 10 月,九澧中学由 1995 年,设立镇综合文化站,负责全镇文化、
常德专署接管,并更名为石门县第一中学(简称 广播电视、体育等管理工作。境内有县级专业剧
石门一中)。1997 年,镇政府在荷花社区建楚江 团 1 家,社区民间表演团体 7 家,演员 180 余人,
镇中学,2001 年改为石门一中分校,2011 年改 年均演出 200 多场次。2013 年,老西门快乐阿姨
为石门县第三中学。 艺术团在常德市群众文艺演出百团大赛中获金奖。
2007 年,石门一中整体迁入东城区,原校 2008—2014 年,镇政府投资 500 多万元,
址改为民办澧斓实验中学。2013 年,澧斓实验中 建设观山、龙凤、渫阳、荷花、永固 6 个社区文
学迁至宝塔社区,校址改为石门县第三中学,原 化广场,面积 3000 平方米。
石门县第三中学校址改作楚江镇第四完全小学。 2014 年,境内县老年大学有学员 120 人,开
0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