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2 - 常德乡镇(街道)简志(下册)
P. 162

石门县
                湖南乡镇简志·常德市卷





                庙村、长青山村、枧桥村合并为盘山庙村,川店                            布依族 5 人、满族 1 人、侗族 5 人、瑶族 2 人、
                铺村、留架铺村合并为双溪村,毕架山村、太子                            白族 2 人、黎族 1 人、畲族 1 人、水族 6 人、仫

                坡村、塘上铺村合并为塘上铺村,双桥村、冉家                            佬族 1 人。
                坪村区划未变。
                    自然环境
                    镇域大部为澧水冲积平原,北部有少量丘陵,
                                                                                 经济发展
                中有一条低矮平缓的汉阳山自西向东绵亘于镇境,
                人们习惯称山以南的平原地区为山南,山以北丘                                综述

                陵地区为山北。境内最高点塘上铺村的笔架山海                                1995 年,全镇完成工农业总产值 33943 万
                拔 180 米,最低点叶家坪村的铁弓堤海拔 50 米 ;                     元,财政收入 378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1523 元。
                全境平均海拔 60 ~ 70 米。澧水流经镇域 10 千米。                   农业建成棉花、小麦两大繁育基地和油菜、柑橘、
                双溪为境内主溪流,源出新铺乡爪子峪,经双桥、                           马头羊、瘦肉型猪、缓延季蔬菜,特种养殖、葡

                双溪、军垱桥东南入澧水。镇域属中亚热带向北                            萄 7 大生产基地。镇村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形成
                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湿润气候区,冬夏长,春秋短,                           建材、煤炭、鞭炮、农副产品加工、运输等产业
                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水丰沛。年平均气温                             体系。2000 年,全镇拥有工业企业 26 家,其中

                16.7℃,最热月(7 月)均温 28.5℃,最冷月(1                     规模工业企业 5 家,实现工业总产值 12335 万元。
                月)均温 4.9℃。平均日照数 1646.9 小时,平均                     2014 年,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招商引资,在柑
                年降水量 1540 毫米,无霜期达 282 天。镇域土                      橘、蔬菜等特色农业上提质增效,淘汰落后企业

                壤肥沃,主要有清泥田、河沙泥田、黄泥田和少                            9 家,兴建祥顺、湘一、玉树 3 家环保企业,发
                部分冷浸田,土壤以酸性为主。境内生物资源丰富,                          展个体私营企业 15 家,新增蔬菜基地 1000 亩,
                森林植被以灌木为主,松、杉、樟为主要乔木树种。                          建立无公害柑橘基地 2000 亩 ;全年实现地区生

                矿产主要有石英砂岩、石灰岩、煤、煤矸石、粘土、                          产总值 147846 万元,其中第一产业 13846 万元,
                石膏、大理石、硫铁矿等,贮量丰富。境内主要                            第二产业 68000 万元,第三产业 66000 万元 ;农
                自然灾害为洪涝和风灾。1992 年 4 月 28 日,遭                     民人均纯收入 8219 元 ;实现财政收入 2183 万元。

                遇龙卷风和雹灾,死亡 6 人,伤 700 多人,死亡                           农业
                大小牲畜 2532 头,倒塌房屋 152 栋 628 间,直                       种植业 境内种植作物主要有棉花、小麦、
                接经济损失 3658 万元。                                   油菜、稻谷、柑橘、蔬菜和花生。1995 年,全镇

                    人口民族                                         小麦播种 8000 亩,产量 1980 吨 ;水稻 20000
                    1990 年,全镇有 9746 户 36217 人,其中男                亩, 产 量 7000 吨 ;棉 花 20000 亩, 产 量 1870
                性 18225 人 ;汉族 23531 人,土家族 12681 人,               吨,居全县之首 ;油菜 18300 亩,产量 2070 吨。

                壮族 1 人,白族 4 人。2014 年,全镇有 8465 户                  实现农业总产值 5844 万元。2010 年,全镇种植
                29561 人,其中男性 14659 人 ;汉族 20454 人,                水稻 6500 亩,棉花 13500 亩,油菜 18000 亩,
                少数民族 9107 人,少数民族中土家族 9064 人、                     柑橘 13000 亩,蔬菜 3000 亩,实现农业总产值

                蒙古族 1 人、藏族 1 人、苗族 9 人、壮族 8 人、                    13392 万元。2015 年,全年种植粮食作物 31762



                 0962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