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8 - 常德乡镇(街道)简志(下册)
P. 238
石门县
湖南乡镇简志·常德市卷
色食品认证”面积 16000 亩,年产量 3.7 万吨。 硫铁矿、石灰矿、洞湾纸厂、重晶石矿等工业企业 ;
种植早稻 908 亩,产量 261 吨 ;中稻 18312 亩, 白云桥乡有胡家湾煤矿、县水泥厂、综合加工厂、
产 量 5869 吨 ;小 麦 1270 亩, 产 量 161 吨 ;红 食品厂、发电厂、湘北建材厂、马路峪煤矿、苏
薯 2684 亩, 产 量 609 吨 ;马 铃 薯 1710 亩, 产 家湾铁矿、王堰石灰矿、啤酒厂、郁金香洗发液
量 222 吨 ;玉米 10250 亩,产量 4190 吨 ;豆类 厂等工业企业。1987 年,白云桥乡在双峪村投资
3835 亩,产量 346 吨 ;油料作物 23490 亩,产 1000 多万元建起乡水泥厂, 年产 4.4 万吨 425#
量3066吨 ;花生420亩,产量71吨 ;棉花150亩, 硅酸盐水泥。1998 年通过技改,提升到年产 6 万
产量 15 吨 ;烤烟 300 亩,产量 40 吨。 吨。1989 年,胡家湾煤矿主井口下移至王家堰
养殖业 1995 年,全乡养殖生猪 10.65 万头, 村,更名为王堰煤矿,通过技改,年产烟煤 4 万
出栏 6.38 万头 ;养牛 6734 头 ;养禽 68.75 万羽 ; 吨,属省标准化矿井之一。21 世纪初,湖南雄黄
出水鲜鱼 856 吨。1996 年起,乡党委、乡政府 矿、县办五峰山煤矿改制重组为私营企业,划归
扶持科技养殖户,在竹巷口村建立养殖示范小区, 白云乡管辖,新增年产 6 万吨硅酸盐水泥的磺厂
引导农民养菜牛、山羊。2009 年,县畜牧水产局 水泥厂、年产 6 万吨过磷酸钙的雄黄化工公司和
投资 200 多万元在竹坝桥村建起马头羊原种场, 年产烟煤 4 万吨的五峰山煤矿 3 家企业,全乡拥
养种羊 500 多只。2014 年,全乡养殖生猪 6.78 有年产值过 2000 万元以上的规模工业企业 5 家。
万头,出栏 4.45 万头 ;养家禽 55.94 万羽 ;养牛 2004 年年底,基本完成全乡国有和集体企业改制,
4964 头 ;养山羊 21505 只 ;出水鲜鱼 932 吨。 实现民有民营。2007 年,全乡实现工业总产值 2.38
林业 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 7140 万元。 2014 年,全
1995 年, 全 乡 有 林 地 113800 亩, 占 山 地 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 10127 万元,全
面积的 57.5%,森林覆盖率 54%。从 20 世纪 90 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4.4 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年代中后期起,乡党委、乡政府发动群众开展封 销售收入达 10100 万元,利税 381 万元。
山育林、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和石漠化治理。到 湖南雄黄矿 旧称界牌峪雄黄矿,位于石门
2014 年,全乡退耕还林 5168 亩,拥有林地面 县城西 40 千米的磺厂街,矿区跨白云乡和慈利县
积 150660 亩, 其 中 公 益 林 49902 亩、 商 品 林 国太桥乡。储量 48.77 万吨,正品含硫化砷高达
99243 亩、四旁林 1515 亩。全乡挂牌的古树 43 株。 98%,一般块状含 30%。1500 多年前的北魏时期,
森林覆盖率 75.3%。 雄黄矿开始开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主要
工业 由地方士绅间断性开采。1950 年 6 月,省人民政
北魏时期,境内即有雄黄开采。清代和民国 府重工业厅派员接管,定名湖南省雄黄矿。1951
时期,境内有翻砂、铜匠、铁匠、榨油、打白糖 年,正式生产雄黄、砒灰(三氧化二砷)。1959 年,
等手工作坊。1958 年,创办胡家湾煤矿,年产烟 下放常德专区管理。1997 年 12 月,企业更名为
煤 2 万吨。1967 年,成立铁业社,进行铁器加工、 湖南雄黄化工股份有限公司。2001 年 5 月,企
机械修理,有农机站、榨油厂、板鸭厂等 28 家企 业破产,重组矿业、化工、水泥 3 个民营股份有
业。20 世纪 80 年代,乡办企业蓬勃发展,境内 限公司和永宏机械厂,职工医院改为个人股份制,
兴办规模企业 21 家,其中望羊桥乡有鹤山煤矿、 划归白云乡管理。子弟学校成建制移交石门县教
1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