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2 - 常德乡镇(街道)简志(下册)
P. 242

石门县
                湖南乡镇简志·常德市卷





                桥墩用青石垒成棱形,横梁之上构木为屋,悬山                            为所,设守御千户 2 关 10 隘。清朝前期废关、隘。
                顶吊楼式。桥上木屋用优质杉木构成,小青瓦屋顶,                          同治九年(1870),将衙门定为王氏祖祠。今“走

                格调高雅,坚固耐久,美观大方,别具风韵。桥                            避隘”土司衙门部分建筑已毁,仅剩衙堂,为砖
                中间为走道,桥内两边设有木质长凳供行人歇脚,                           木结构,面积 300 平方米。2004 年 12 月,县政
                躲避风雨,又称风雨桥。1984 年,白云屋桥被纳                         府公布其为石门县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入石门县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1 年,被                             云落观山 位于县城西 40 千米,南北宽约 3

                列为湖南省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千米,东西绵延 16.5 千米,面积 50 平方千米,坡
                    南溪 亦作兰溪,从白云山南萦绕而过,因                          度 15°~ 50°,平均海拔 700 米左右,最高峰海

                该地过去盛产兰蕙,故名。南溪有数源。北源出                            拔 925 米。山上常被云雾笼罩,少顷大雨如注,民
                于云落观山南麓金环洞,金环洞水流 10 里许,会                         间有“云雾落山巅,下雨在眼前”之说。该山由二
                鹿耳泉水和株树源泉水到枧桥。南源发源于分水                            迭系灰岩、泥盆系砂岩构成。山中石灰石、煤炭储
                岭,自西向东流经雷公嘴,到枧桥与北源汇合后,                           量丰富。在云落观山西侧的五峰山建有五峰山煤

                经鸡鸣桥、白云桥,东流纳悬钟峪水、北峪水,                            矿。云落观一带辟有林场,先名云落观林场,今
                再经竹坝桥、美圣桥到皂市朱家坪入渫水,历经                            名白云山林场。林场建有千亩有机茶园,不施农药、
                白云乡、皂市镇,全长 16.8 千米,流域面积 83.4                     化肥,所产“白云银毫”茶叶,芽叶完整,形美

                平方千米。沿溪河两岸,有面积约 8 平方千米的                          色翠,滋味鲜爽,栗香高长,不生茶垢,为无污
                河谷平原。南北山麓,布列悬钟峪、北峪湾、苏                            染、纯天然、富营养的有机生态产品,连续多年通
                家湾等 6 条各长约 2 千米的山峪。                              过 IMO、OFDC 等国际认证,扬名海外,畅销欧美,

                    雷公嘴商文化遗址 位于白云乡王家堰村刘                          是常德市唯一的有机茶双重认证生产出口基地。
                定注家附近,东距乡政府 4 千米,南距 X303 公                            白云山 位于县城西北 25 千米。白云山海
                路 300 米。1986 年全省文物普查时发现。遗址上                      拔 394.4 米,孤峰矗立,形如旗帜,常有白云缭

                为农田,耕土厚约 30 厘米,文化层土色呈灰色,                         绕,故名白云山。山上有祖师殿、观音阁、赵殷
                厚约 90 厘米,可分三层。采集陶片有泥质红陶、                         殿、文昌阁等古迹,又有龙头岩、梯云岩、人面石、
                灰陶、夹砂红陶、黑皮陶。纹饰有绳纹、刻划纹、                           马鬃岭诸胜山。白云山南麓,有明朝宣慰邓均忠

                乳钉纹、弦纹、云雷纹。器形有盘、鼎、豆、罐、钵。                         故居遗址。
                时代应为商到战国时期文化遗存。面积为 600 平                             白羊山 位于望羊桥村,距县城 43 千米。
                方米,保存较好。1989 年 1 月,县政府公布其为                       白羊山海拔 719.6 米,山上土层深厚肥沃,有田

                石门县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200 亩,产稻米、桐、茶,有居民百余家,旧名
                   “走避隘”土司衙门 位于白云乡王家堰村,                          向家寨。相传山上白羊成群,故名白羊山。民国
                系明武德将军王天宝,调征铜仁、洪江等处有功,                           32 年(1943)冬,日本侵略军数万自燕子山进入

                授土司百户,领大明洪武皇帝诰命修建。衙门初                            石门县境,沿渫水分数处争渡,无山不搜,唯独
                建时大门顶部嵌有烫金大字“走避隘”巨匾一副,                           没有进入该山,故很多人到山上避乱。
                衙堂上竖石碑三块,刻有洪武皇帝诰命二份。匾                                (文字供稿:龙文见、晏燕妮,图片供稿:

                已于 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毁坏,无存。明代改寨                       白云乡政府)



                 1042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