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9 - 常德乡镇(街道)简志(下册)
P. 249
石门县
湖南乡镇简志·常德市卷
大河洲 ;全境平均海拔 665 米。沱水河自西向东 经营,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
流经境内 21 千米,形成两岸较为开阔的河谷平原。 的发展。1995 年,全乡完成国民生产总值 1.4 亿
乡境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日照 元,财政收入 125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1210 元。
充足,雨水丰沛。年平均降雨量 1531.2 毫米,年 之后,党的三农政策经过调整越来越好,农民负
平均气温 22℃。境内林木植被有松、杉、栗、枫、 担的所有农业税费从 2003 年起陆续取消,农村产
樟、油桐、乌桕、棕、竹等 40 多种。野生动物 业结构和农业内部结构得以调整,农民收入和生
有野猪、山羊、兔、狼、狐、刺猬等 20 多种。地 活水平大幅提高。2014 年,全乡完成国民生产总
下矿藏主要有煤、铁、重晶石、硫铁矿、方解石、 值 2.45 亿元,财政收入 2361 万元,农民人均纯
大理石等 10 多种,煤、重晶石藏量较大。境内土 收入 8391 元。
壤主要为风化石壤、红壤、黄壤。因风化石壤较多, 农业
土地肥力较低,影响农作物产量,自然灾害频发。 种植业 境内种植业以种植稻谷、玉米、红薯、
1973 年旱灾,受旱面积达 2 万亩,中晚稻、玉米、 马铃薯及大豆、荞麦、绿豆为主。20 世纪 80 年代,
红薯等农作物失收,粮食减产 2000 多吨,直接经 苎麻一度成为境内的热门作物。1986 年和 1987
济损失 1000 多万元。1995 年 6 月 24 日和 1997 年,种植苎麻 15000 亩,总产 3000 吨,群众戏
年 7 月 13 日发生严重水灾,4000 亩农田被淹, 称为“发麻疯,发麻财”。2014 年,因市场变化,
200 多户房屋倒塌,直接经济损失 2000 多万元。 苎麻种植减少到 300 亩。1990 年前,水田种植多
人口民族 为早晚双季稻,后全部改种为中稻一季。2014 年,
1995 年,全乡有 8253 户 28744 人,其中男 全乡种植杂交水稻 14300 亩,总产 7100 吨 ;种
性 14830 人 ;总人口中,土家族 25844 人、汉族 植玉米 2.5 万亩,总产 1 万吨 ;种植红薯 1 万亩,
2898 人、回族 1 人、瑶族 1 人。 总产 2 万吨 ;种植马铃薯 5000 亩,总产 5000 吨。
2014 年,全乡 7505 户 2.86 万人。总人口中, 经济作物主要有油菜和苎麻。2000 年,全乡种植
土家族占 99.21%,汉族 170 人、壮族 2 人、侗族 油菜 13000 亩,油菜籽总产 2250 吨。2014 年,
1 人、黎族 1 人。 全乡种植油菜 2 万亩,油菜籽总产 2500 吨。
养殖业 境内养殖业主要为养猪、羊、鸭、兔、
鱼、蜂等。大多为家庭散养。1995 年,全乡饲
养生猪 57657 头,出栏 29619 头 ;养山羊 35611
经济发展
只,出栏 15280 只。2014 年,乡党委、乡政府把
综述 生猪和山羊养殖作为主导产业发展,全乡牲猪饲
1956 年,子良乡粮食总产量折合稻谷 6000 养量 86079 头,其中出栏 60010 头,存栏 26069
多吨,农民人均口粮 225 公斤 ;农村总收入 420 头。山羊养殖 60044 只,其中出栏 31127 只,存
万元,农民人均收入 170 元。1978 年,子良公社 栏 28917 只。
粮食总产量折合稻谷 8000 多吨,农民人均口粮 林业
265 公斤 ;农村总收入 480 万元,农民人均分配 1958—1960 年“大跃进”时期,树木被伐
收入 190 元。1983 年开始,实行联产承包,家庭 作炼钢铁的燃料和公共食堂的烧柴,活立木蓄积
1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