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4 - 常德乡镇(街道)简志(下册)
P. 244

石门县
                湖南乡镇简志·常德市卷





                山原和岩溶地貌发育,山岭绵延,河谷纵深,地                            化一拓展”战略,全乡工农业总产值达 22359 万
                表起伏大。山脊明显,坡面阻长,土层浅,肥力低,                          元。农业、牧业和制造业成为全乡的主导产业,

                水土易流失。乡域为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年                            分别完成产值 8026 万元、8633 万元、3600 万元。
                平均气温 16.5℃,无霜期 264 天,年平均降雨量                      2006 年,乡村集体企业实行改制,民营企业得以
                1412 毫米。境内动植物资源丰富,有维管束植物                         发展。2010 年,以促发展、夺先进、保稳定为目标,
                56 科 104 属 176 种,属国家一、二级保护的珍稀                    在农业上发展柑橘、茶叶、烤烟和养殖业,工业

                物种有银杏等 6 种。有陆栖脊椎动物 18 目 42 种。                    上抓引进和投资,全乡实现工农业总产值 51388
                赤铁矿、硫铁矿、方解石、重晶石、石灰石、烟煤、                          万元。2014 年,大力开展产业攻坚、民生攻坚、

                石煤等优质矿产储量较丰,其中赤铁矿储量 6500                         改革攻坚,全乡实现国民生产总值 16283 万元,
                万吨,方解石储量 1500 万吨。                                其中第一产业 8283 万元,第二产业 5200 万元,
                    人口民族                                         第三产业 2800 万元 ;财政收入 2727.11 万元 ;农
                    1995 年,全乡有 11816 户 41375 人,其中                民人均纯收入 6900 元。

                男性 22097 人 ;农业人口 41073 人 ;人口出生率                      农业
                0.8‰。总人口中,有土家族 40358 人、汉族 950                        种植业 乡域主要种植稻谷、油菜和杂粮。
                人、侗族 9 人、苗族 30 人、壮族 12 人、布依族                     1950 年,推行良种良法,开始引进推广万利籼、

                4 人、瑶族 5 人、白族 2 人、黎族 1 人、仡佬族 1 人、                茶粘 1 号、南京 1 号等一季稻优良品种。1953 年
                彝族 2 人、穿青族 1 人。                                  起,开始种植双季稻,引进推广雷大黏、南特号、
                    2014 年,全乡有 14183 户 41377 人,其中                西湖早等早籼高秆品种,并改稀植为合理密植。

                男性 21774 人 ;农业人口 40573 人 ;人口出生                   1956 年,推广蒙泉乡水制农业社分大厢插秧法,
                率 0.9‰。总人口中,有土家族 40240 人、汉族                      提高栽插密度。1995 年,全乡种植水稻 36549
                1128 人、蒙古族 1 人、苗族 2 人、壮族 1 人、瑶                   亩,产量 11151 吨 ;油菜 35073 亩,油菜籽产量

                族 1 人、黎族 1 人、拉祜族 1 人、布依族 2 人。                    2487 吨。2000 年,种植品种扩大到小麦、红薯
                                                                 和玉米,其中小麦 3000 亩,产量 300 吨 ;红薯
                                                                 21000 亩,产量 5880 吨 ;玉米 20012 亩,产量

                                                                 4327 吨。2005 年,调整产业结构,取消早稻和
                                经济发展
                                                                 晚稻,发展优质一季稻,全乡粮食、油菜面积减
                    综述                                           少 20% 以上。2010 年,推动产业升级,力促柑

                    1995 年,全乡在稳定乡村企业的基础上狠抓                       橘、茶叶、烤烟发展,全乡有柑橘 25000 亩,实
                农林牧渔业发展,全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 8118 万                        现产值 3340 万元 ;烤烟 2000 亩,产烟 5000 担,
                元,其中工业总产值 3144 万元。农林牧渔业总产                        创产值 400 万元 ;茶叶 10000 亩。2014 年,全
                值 4974 万元,其中农业产值 2333 万元,林业产                     乡种植总面积为 80224 亩,玉米、油菜、豆类、

                值 190 万元,牧业产值 2441 万元,渔业产值 10                    水稻分别占 31.86%、37.33%、12.18%、34.96%,
                万元 ;财政总收入 355 万元。2005 年,实施县委、                    种植业收入 6685 万元。

                县政府提出的以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的“三增三                                养殖业 1995 年,全乡出栏生猪 46502 头,



                 1044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