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12 - 常德乡镇(街道)简志(下册)
P. 312

澧县
                湖南乡镇简志·常德市卷





                    自然环境                                         彝族 3 人、壮族 17 人、布依族 4 人、侗族 3 人、
                    镇域地形以平原为主,澧水南岸彭山村为丘                          瑶族 5 人、白族 9 人、哈尼族 1 人、傣族 2 人、

                陵区,地势南高北低、西高东低。最高点彭山村                            土族 1 人、毛南族 2 人。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主
                海拔 211 米,最低点管家溶海拔 38 米。澧水河流                      要是因 2002 年石门县皂市水库移民。
                经镇域 13 千米,西起与合口交界的张家桥,东止
                于与澧西街道交界处的艳电大坝。镇域属中亚热

                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年
                                                                                 经济发展
                平均日照时数为 1689.7 小时、气温为 16.6℃、降

                雨量为 1283.7 毫米。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主要有                           综述
                石膏,位于镇西部的国富村和柳荫村,地质储量约                               1995 年,全镇完成工农业总产值 12530 万元,
                3000 万吨。其他自然资源有砂石和浅水层地下水。                        其中工业总产值 8760 万元,农业总产值 3770
                辖区内树种有马尾松、杉、樟、油茶、白杨等。野                           万元。2001 年起,进行农业生产设施改造,引

                生动物有野猪、野鸡、野兔、野鸭、布谷鸟、白鹭                           进农产品加工企业和生产技术 ;调整农业内部结
                等。土壤多为沙壤和粘性土壤,适宜种植多种农作                           构,引种葡萄、棉花制种、高效蔬菜等产业,葡
                物。丘陵区为红壤,适应各类树木生长。境域横跨                           萄成为全镇支柱产业。2003 年,全镇实现工农业

                澧水,各种灾害时有发生。民国 24 年(1935)和                       总产值 2.4 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 1.4 亿元,农
                1954 年 2 次特大洪灾,澧水大堤漫堤决口,境内                       业总产值 9856 万元。2006 年后,镇党委、镇政
                大部村庄被淹,粮食颗粒无收,民房倒塌,淹死猪、                          府大力招商引资,引进寰球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

                牛、羊、鸡无数。2011 年 7 月 30 日,遭受特大                     企业,扩大重点企业规模,发展特色产业,突出
                龙卷风袭击,风力达 10 级以上,持续时间 30 分                       特色养殖项目。2014 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
                钟,6 个村受灾,22 人受伤,432 亩葡萄园受灾,                      值 8.8 亿元,其中第一产业 1.4 亿元,第二产业

                6000 余亩棉田受灾,农户房屋受损 1109 户,折                      5.7 亿元,第三产业 1.7 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
                断树木 1133 棵,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1900 多万元。                    19.7 ∶ 64.6 ∶ 19.7。
                    人口民族                                             农业

                    1995 年,张公庙镇有 9145 户 31595 人,其                    种植业 镇域种植业以种植棉花、稻谷、油
                中城镇人口 2583 人,城镇化率 8.1% ;总人口中                     菜、蔬菜为主。1995 年,种植早稻 15000 亩、中
                男性 16065 人 ;人口出生率 10.3‰、死亡率 2.1‰、                稻 1000 亩、晚稻 15000 亩,总产稻谷 15500 吨 ;

                自然增长率 8.2‰ ;少数民族有土家族 2 人。                        棉花种植 14000 亩,产籽棉 5000 多吨 ;油菜面
                    2014 年, 全 镇 有 10848 户 32826 人, 其             积 1.4 万亩,产油菜籽 1920 吨 ;蔬菜 1300 多亩,
                中城镇人口 2857 人,城镇化率 8.7% ;总人口                      产量 200 多吨。2002 年,由于棉花市场价格走低,

                中,男性 16188 人,女性 16638 人 ;人口出生率                   镇党委、镇政府号召农民种植葡萄,提高经济效益。
                10.8‰、死亡率 1.9‰、自然增长率为 8.9‰。总                     2011 年,全镇种植葡萄 6000 多亩,产量 0.9 万
                人口中,汉族 31171 人,13 个少数民族 1655 人,                  吨,年产值 6200 万元。种植蔬菜 0.52 万亩,总

                其中土家族 1583 人、回族 11 人、苗族 14 人、                    产量 900 吨,主要品种为荷兰豆、冬瓜、凤尾菜



                 1112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