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20 - 常德乡镇(街道)简志(下册)
P. 320
澧县
湖南乡镇简志·常德市卷
全镇防洪大堤总长 25688 米,穿堤建筑物 10 处。
排渍机埠有五公嘴 310 千瓦,董家堰 620 千瓦。
排灌主渠道 86 条,长 302.4 千米 ;斗渠和毛渠
社会事业
146 条,长 296 千米。2014 年,全镇完成沟渠清
淤 34 千米,护砌沟渠 20 千米,堰塘清淤 28 口。 教育
供电饮水 民国 21 年(1932),创办红庙中心国民小学。
供 电 20 世纪 70 年代,境内开始用电。 1958 年,境内有小学 18 所。1968 年,各大队均
2000 年,国家实行电力改革,成立小渡口供电 建有小学。1989 年,澧县六中从官垸迁至小渡口
所,供电网络覆盖全镇。2014 年,全镇有 35 千 集镇。2014 年,镇内有 2 所中学——澧县六中和
伏及以上变电站 1 座,主变压器 2 台,总容量 镇办中学,有教师 420 人,在校中学生 3000 人 ;
7150 兆伏安 ;高压输电线路 2 条,总长 52.8 千 15 所小学,有教师 134 人,在校小学生 1548 人 ;
米。年销售电量 1588 万千瓦时,综合电压合格率 幼儿园 7 所,专任教师 52 人,入园幼儿 953 人。
98.5%,供电可靠率 99%。 文化体育
饮水 2000 年起,先后建成小渡口、东堤、 2014 年,全镇有镇文化站、广播电视站各 1
毛家岔 3 座自来水厂,可供全镇 4.7 万人生活用水。 处,村村通广播,有线电视入户 8000 户。有村
2014 年,全县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镇党委、 级文化活动中心 24 处,艺术表演团体 30 个,点
镇政府筹措资金 1600 万元,实施毛家岔水厂升 子队 19 支,音乐队 5 支,大鼓队 4 个,竹马队 1
级改造工程建设, 2014 年 8 月动工,12 月底竣工 个。集镇内有动漫游戏城 4 家,网吧 6 家,健身
试水通行。毛家岔水厂占地 2200 平方米,铺设管 场馆 1 家。
道 220 千米,日供水 600 立方米,供应 16 个村 医疗卫生
2.4 万人口的安全饮水。小渡口镇自来水厂日供水 1956 年,建立乡卫生院,有病床 60 张,每
200 立方米。全镇居民自来水覆盖率 100%。 千人拥有医疗床位 1.5 张。成立红庙血防组,开
镇村建设 展血吸虫病防治。1958 年,乡卫生院改为公社卫
1993 年,镇党委、镇政府制定镇区发展规划, 生院,建立区卫生所,开展防疫治病。1975 年,
小渡口集镇发展迅速。2013 年,集镇建成区面积 公社卫生院有医务人员 41 人,开设床位 46 张,
达 0.8 平方千米,房屋建筑面积 16 万平方米,其 下设24个大队卫生所,从医人员59名。1980年后,
中住宅 11 万平方米,公共建筑面积 5 万平方米, 公社(乡)卫生院不仅承担着镇内 3 万人口的医
街道总长 5200 米,常住人口 7300 人。2014 年, 疗服务,还承担着红湖区、津市等附近 4 万居民
镇党委、镇政府抢抓津澧融城建设机遇,充分利用 医疗工作。2014 年,境内有镇卫生院、小渡口血
区位优势,广泛征求意见,聘请湖南城市学院完成 防医院和村级医疗点 30 多个,诊疗 22520 人次,
集镇(2013—2030 年)发展规划编制。确定把小 实施住院手术 154 台次,出院病人 2350 人次。
渡口镇建设成津澧新城东部以商贸物流为主生态宜 社会保障
居的综合性中心集镇。并勾画近期镇域面积 2.6 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对老弱病
方千米,远期 5.5 平方千米的小城镇发展蓝图。 残等群众给予救助安置。1983 年,农村“五保”
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