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82 - 常德乡镇(街道)简志(下册)
P. 482

澧县
                湖南乡镇简志·常德市卷





                中土家族 4 人、回族 3 人。                                 养羊户 3 家,养羊 380 只 ;养家禽 4300 羽 ;出
                                                                 水鲜鱼 110 吨。

                                                                     林业
                                                                     1976 年,在嘉山开展荒山造林,林业面积
                                经济发展
                                                                 得到迅速扩展。至 1980 年年底,共植树造林
                    综述                                           750 亩,以松树和杉树为主。但由于管理粗放,

                    澧县嘉山良种繁殖场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                         导致一段时期林业发展基本处于停滞状态。2000
                20 世纪 70—80 年代,场、村兴办过犁具、砖厂                       年后,嘉山实施封山育林工程,严格管护,同时
                等集体企业。90 年代服务业比较发达,场部建有                          积极动员群众,开展庭前院后、公路两旁植树

                供销社,鲁家坪中心位置有大、小商铺 10 余家,                         造林,大力开展血防造林,实施兴林抑螺工程,
                从业人员 30 多人,年服务业产值近 500 万元。                       林业得到较大发展。2014 年,场内有林地面积
                2014 年,场内仅存 2 家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全年                       1050 亩,其中松树 350 亩,杉树 400 亩,杨树

                完成工农业总产值 13500 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                        300 亩,森林覆盖率达到 25.3%,生态环境得到
                仅 315 万元。                                        明显改善。
                    农业                                               工业

                    种植业 场内种植业以粮食作物为主,辅以                              由于嘉山位置面积偏僻,交通不便,加之自
                棉花、油菜、柑橘等经济作物。计划经济时代,                            然资源匮乏,工业一直处于落后状态。在大力发
                是全县的良种供应基地,每年为全县提供优良农                            展集体经济的 20 世纪 80 年代,场、村曾办过犁

                作物种子 50 万公斤以上。20 世纪 90 年代初,繁                     具、砖厂等集体企业,之后逐渐被市场所淘汰。
                育湘杂棉 2 号棉种,为全县的棉花生产做出贡献。                         2014 年,场内仅存 2 家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年产
                2000 年以后,大力引进、示范、推广超级杂交稻,                        值 315 万元。

                先后示范推广超级稻两优培九、深两优 5814、Y                             商贸服务业
                两优 900 等优质水稻品种 3 万多亩 ;推广优质、                          20 世纪 70— 90 年代初,场区建有供销社,
                高产多抗棉花新品种邦农 3 号、鄂杂棉 11 等 2 万                     营业面积 90 平方米,从业人员 5 人。嘉山二

                亩 ;推广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兴地油 1 号、华油                         大队地处中心枢纽,商贸物流较为繁荣,开设
                杂14等2万亩。                                         有杂货肉食、百货布匹、粮油食品、手工业品、
                    养殖业 1990 年前,全场养殖业主要以家庭                       农具、家具、文具、农资等商场门店,成为场区

                分散养殖为主,品类单一,产业规模弱小,经济                            的中心市场。2002 年移民建镇后,居民实行靠
                效益低下。1995 年后,发展规模养殖,水产、畜                         山集中安置,原有集体商业零售店或代销店撤销
                禽养殖收入成为农村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2004                          转移。由于市场容量有限,加上津市新洲集镇
                年,由嘉山村陈克发投资 200 万元兴建的年出栏                         商贸辐射影响,2014 年,全场各类商铺仅存 10

                8000 头猪的养殖场建成投产。2014 年,全场共                       余家,从业者 30 多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不到
                有中、小型养猪场 6 家,全年养殖生猪 12000 头,                     200 万元。

                其中出栏 10000 头 ;养牛大户 1 家,养牛 43 头 ;



                 1282
   477   478   479   480   481   482   483   484   485   486   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