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 - 2018年常德古今第三期
P. 9

用度,“余(黎公)随时捐廉接济”。黎公捐资义

                渡的美誉,铭刻在阆中百姓的千古美谈中。                                                好家风
                     设“寄骨寺” 。阆城东关之外,原有婴儿寄
                骨所,用以停厝弃儿棺木,乃寄托怜恤幼儿等                                 黎学锦在阆中、川北做了很多好事、大

                待亲人认领之意。后来家贫无力安葬的大人                             事,钱从何来?清代向无由朝廷拨款修建地方
                棺柩也停厝于内,堆积日多,并无亲属前来收                            工程之成例,而“川北自兵燹以后,凋残疲敝,

                埋,以致野兽残食,尸骨拖散。黎公大动恻悯                            事物废坠多矣”,地方不可能有钱谷用于工程
                之心,特雇请工匠添改砖瓦,修葺墙垣,以蔽                            建设。府志、县志记载,黎公所创施的每项工
                风雨、防野兽。同时,饬令亲属认领,对无人认                           程,都有“率属捐廉”“捐俸”“捐赀”之说,率属

                领的,捐廉安埋。黎公还捐廉买山地作为义                             是要主官带头的,黎公又有多少俸禄和养廉
                冢,使穷苦人家不致无地藏骨。                                  银来领头捐献呢?查清代史料,清代四川官员

                     黎学锦虽然长期在外地为官,远离家乡, 的俸禄和养廉银大致如下:黎学锦官职为“分
                但他无时无刻不关心家乡,经常向亲友了解                             巡川北兵备道兼盐运使”,比普通道员高些,
                家乡情况,为家乡做了很多善事和义举。嘉庆                            加恩御定三品,每年俸禄 130 两,养廉银比照

                三年(1798),黎学锦捐银万余两,在龙阳县城                         按察使约 4000 两。
                东门外南侧(后名书院巷)创办龙池书院。开                                 据邑中老人传说,当时黎道台“率属捐
                馆后又捐田 600 亩,为书院师生常年膏火费                          廉”次数多了,不免引起士绅们的意见,甚至

                之用。龙池书院建成以后,陆续又到不少捐                             是怨恨、猜疑。有人上告说他贪污纳贿,于是
                赠。由于全县人民的鼎力相助,龙池书院“经                            黎公被停职,限日赴京“听勘”。阆中屏江街
                费之富,甲乎诸县”。其规模之大,配套之全, “德顺玟”刘氏之家谱记载了这件事:“清嘉庆

                居常德府各县之冠。光绪三十三年(1907), 龙                        间,湖南人黎学锦任分巡川北兵备道 (兼盐运
                池书院改为龙阳县官立高等小学堂,1944 年, 使衔)期间,为官清廉,为地方人民办了不少

                县立中学迁至龙池书院,现为湖南省重点中                             实事,因此也触犯了地方一些官绅的利益。有
                   —
                学——汉寿一中的校址。汉寿一中校训“做人                            人上京诬告了他。朝廷为查明事实,即降旨就
                以立品为先、读书以潜心为要”,其中“做人以                           地免去黎的官职,限期进京接受审查处理。当

                立品为先”正是黎学锦一生写照。                                 时黎两袖清风,无进京路费,黎向阆中商界借
                     嘉庆六年(1801)五月,京城连绵降雨 40                     钱,却四处碰壁,备受冷眼。我‘德顺玟’、‘德

                余日,驻京常德会馆房屋倒塌。适逢黎学锦在                            顺谦’(两弟兄商铺字号)先祖得知此事,慷慨
                京办事,当即捐银 670 余两,为其修缮一新, 解囊借给黎白银五百两。黎离阆前拜谢我先
                为常德府人士赴京学习、应试、办事,解决了                            祖兄弟,帮我家看了一棺风水宝地,即蟠龙山

                宿食之忧。道光十一年 (1831),龙阳水灾为                         墓地,后我家祖坟即葬于此。”“黎进京后,朝
                患,灾民流离失所,居官河南的黎学锦即刻寄                            廷查明了实情,纯系诬告,官复原职”。
                回俸银 2000 两,安抚灾民,修复堤垸。60 岁御                           黎公乡梓的记载向我们揭示了一个谜

                官回乡,也经常环堤查看,发现问题即加修堤                            底:当年在阆中工程所费,“不伤民财,不费公
                防。县境至今有口碑:“若要义举成,除非黎六                           家一钱”,仅靠捐俸、捐廉及士绅捐资是远远
               (学锦排行第六)临”。                                      不够的,钱从何来?从“家饶裕,好为义举”而


                 8    2018 年窑第 3 期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