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73 - 常德乡镇(街道)简志(上册)
P. 273
鼎城区
湖南乡镇简志·常德市卷
业,水稻产量稳定在每亩 600 公斤左右。 11000 亩、楠竹林 4500 亩、杨树林 2000 亩,松
养殖业 境内素有养殖生猪、家禽、水产品 树及杂木林 2500 亩 ;活立木蓄积量 20.5 万立方
习惯,农户散养,自养自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米,森林覆盖率 41.8%。
立后,政府鼓励农民发展养殖业,各类产量有所 商贸服务业
提高。1970 年,由生产队集体经营池塘,派专 1961 年,在公社机关驻地设立供销社、肉食
人喂养,鲜鱼亩产 40 公斤。1976 年,全公社养 站、粮油店等,各生产大队亦设有集体商业零售
鸡 4675 羽、鸭 3137 羽。20 世纪 80 年代起,养 店或代销店。1978 年改革开放后,个体商贸服务
殖业向商品化、规模化发展,普遍使用配方饲料。 得到发展,农村市场日益活跃。2010 年,全镇商
1982 年,境内养鸡 17354 羽、鸭 4976 羽、生猪 品交易量逾亿元。2014 年,全镇有商铺 138 家、
6843 头、羊 2015 只,鲜鱼亩产 95 公斤。1989 年, 大型综合超市 1 家、农贸市场 1 个,个体工商从
乡内出现牛、羊养殖专业户。1994—1995 年间, 业者416人,墟场5日一集,赶集日人流过1000人。
兴起养“哈白兔热”,有 2152 户养兔,数量达
11021 只,后因市场滞销,造成农户损失。2014 年,
全镇养殖生猪 3.8 万头、牛 1454 头、羊 2559 只、
基础设施
鸡 5.68 万羽、鸭 1.63 万羽 ;养殖水面 1316 亩,
出水鲜鱼 52.6 吨。 交通运输
林业 20 世纪 50 年代前,境内交通闭塞,出行靠
20 世纪 50 年代初期,境内尚存原始次森林, 步行,商运靠肩挑或木制独轮车,少量竹木扎排
参天大树随处可见,以栎树、松树为主。1958 年, 走水运。1955 年 4 月,修通长茅岭至桃源县龙
大炼钢铁,伐木烧炭,森林被毁严重,造成水土 坪公路(X093),过境 13 千米,境内始有公路。
流失。1976 年,成立尧天坪公社林场,下设 3 个 1960 年 5 月,修通长茅岭至牌楼(X095),过境
分场 ;生产大队成立林业专业队,设专职护林员。 12.3 千米。70 年代,先后修建白洋坪至太坪桥的
是年,实施造林工程,港二口的马家堰、尧天坪 白太公路,长 3.1 千米 ;尧天坪至双堰塘的尧双
的桂花、逆江坪的土桥冲 3 个大队整体连片开荒 公路,长 7.5 千米 ;尧天坪至洪福寺的尧洪公路,
造林,历时两年造林 2500 多亩。80 年代,实行 长 2 千米 ;伍福桥至长寿山的伍长公路,长 1.2
林业生产责任制,山林承包到户。1984 年,乡人 千米。2000 年后,实施通村工程,简易公路延伸
民政府颁发《林业承包合同书》,山林确权到农户。 到田间地头山林。2014 年,全镇有县、乡、村道
1990—1994 年,组织全乡劳力,集中在喜洋村 16 条、54.6 千米,其中硬化 38.7 千米。
的陈阳水库造林 2400 多亩。2002—2003 年,完 邮政通信
成退耕还林工程 2151 亩。2008 年,集体林权制 20 世纪 50 年代,境内由一名代邮员徒步收
度改革工作,乡、村林场 3.01 万亩山林全部下放 递书信,半月走一次,无报刊发行。1961 年,设
到农户。2012 年,尧天坪镇被常德市政府授予“集 立邮政代办所,办理书信收递和报刊发行,首次
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进单位”称号。2014 年,全镇 开通手摇电话。1980 年,数字拨号电话延伸到农
有山林 32000 亩,其中杉木林 12000 亩、油茶林 村。90 年代,程控电话普及,随之移动通信网覆
0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