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77 - 常德乡镇(街道)简志(上册)
P. 277
鼎城区
湖南乡镇简志·常德市卷
户危房实行改造,危改资金 60.5 万元。 一组,加之锣鼓打击乐,一班 15 人左右,在禾
场、屋场穿村走户玩耍。龙是吉祥物,舞龙能健身,
传说还能消灾灭病、赐福安康,深受境内群众喜爱。
舞狮的狮头用篾条皮纸捆扎,贴纸面上颜料而就,
特色地情
狮身用麻布或兽皮制作而成,二人一对,有文狮、
名胜古迹 武狮之分,文狮以各种动物造型表现狮的性格。
新华山 原名仙鹤山,位于白洋坪村。山下 武狮以刀、棍、剑、叉与狮对舞的形式,或在桌子、
有回水潭名仙鹤潭,南侧建有戏台,顺台前曲径 板凳上玩耍,表现狮的勇猛、刚烈。舞狮可进屋
九十九级石阶而上,经方竹亭,绕过仙鹤嘴,到 表演,也可在禾场、野外场地。龙、狮活动在民
达寺庙。东北面与狮子山相连,连接处有小水池, 国时期及解放前后盛行,以宋子明、罗云新、罗
池水终年不竭,外侧几十米处是悬崖,池水溢出, 太安等为代表的舞龙队和以文云阶、肖亮阶、王
形成瀑布。寺庙在 1957 年被拆毁,今存遗迹。 为成等为首的舞狮队,各自就地组班,子孙相传,
洪福寺 位于洪福寺村。相传清乾隆年间 自成体系,各有门派,龙、狮队伍有分有合,活
(1736—1795),有一座寺庙名洪苓寺,另一座寺 动频繁。民国 32 年(1943),常德县尧天乡狮子
庙名福苓寺,咸丰年间(1850—1861)合并为一 班应桃源县佘家坪乡的要求前往比武,比武内容
寺庙,名洪福寺,为瓦木结构的四合院,庙前建 为攀上 9 张重叠的八仙桌。结果,桃源县新溪乡、
戏台,并建 120 多级石台阶。寺庙毁于“文化大 常德县尧天乡两班狮子荣登榜首。解放后在互助
革命”期间,改革开放后在原处重建。 组,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等成立和各种庆
民俗风情 典之际,舞龙、舞狮活动首当其先。2015 年,喜
龙狮灯 尧天坪龙、狮表演始于明末清初, 洋村文麦秋被常德市文广新局认定为非物质文化
至今有 300 多年历史。舞龙的道具是用竹篾扎成 遗产项目龙灯传承人。
龙头,用皮纸糊贴,颜料画就,用布料制作龙身, (文字供稿:蔡彪,图片供稿:尧天坪镇政府)
九个篾托、短把,连成即可,龙珠一人,共 10 人
0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