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90 - 常德乡镇(街道)简志(上册)
P. 290

鼎城区
                湖南乡镇简志·常德市卷





                老年农民喜爱的娱乐健身运动。                                   中供养 40 人,分散供养 208 人。
                    广播电视 境内有线广播始于 20 世纪 60 年代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2004 年,实行新型农村

                中期,多出现在群众集会、水利建设工地,扩音机                           合作医疗。2014 年,全镇有 24000 人参加,参
                以干电池作为电源带动高声喇叭。1979 年后,各村                        合率 95%。
                架通专线广播。80 年代后,电视机逐渐普及。2010                           城乡低保 2005 年,开始实行农村低保和城
                年,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户覆盖率达 97%。                          镇低保。2014年,全镇享受农村低保108户412人,

                    医疗卫生                                         发放保障金 116 万元。享受城市低保 37 户 115 人,
                    民国时期,境内有有简易药铺 5 家,中医郎                        发放保障金 12 万元。

                中 9 名。1957 年,组建谢家铺、周家桥、官桥坪                           农村养老保险 2010 年,开始实行新型农村
                3 个联合诊所,有医药人员 12 名。1960 年,建                      社会养老保险。2014 年,全镇有 11000 人参加
                谢家铺公社卫生院。1966 年,设官桥坪公社卫生                         新农保,6300 人领取养老金。
                院。1969 年,实行农村合作医疗,以生产大队为

                单位设立 25 个合作医疗站,各自配备 1 ~ 2 名不
                脱产的“赤脚医生”,为群众防疫、治病、接生,
                                                                                 特色地情
                基本做到小病不出村。

                    20 世纪 80 年代,医疗卫生事业逐步规范发                          名胜古迹
                展。1995 年,官桥坪乡卫生院并入谢家铺镇卫生                             青静庵 据陈氏族谱记录,明朝万历年间
                院。2004 年,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12 年,                     (1573—1620)出生于桂花树村三组的陈心曜,

                镇境内实现一村 1 个卫生室,有村级医生 25 名。                       官拜山海关总兵之职,辞官归乡后,组织六庄百姓,
                    2014 年,谢家铺镇卫生院建筑面积 7600 平                    在桥头村五组山上兴建青静庵一座。1949 年,因
                方米,其中业务用房 4100 平方米,有医务人员                         无人住持,屋宇被毁,今尚存庙基。

                32 人,病床 30 张,设有住院部和内科、外科、妇科、                         金泉山庙 位于下陈湾村一组。该地有一座
                儿科、疼痛理疗科等门诊科室,以及中西药房、                            金泉山,山形呈葫芦状,有两姓财主因争风水地
                医技室、全自动化检验室等。下辖周家桥、八方巷、                          脉,将葫芦底凿破,遂多处涌泉。泉水清澈甘甜,

                官桥坪 3 个医疗点,有医生 3 名。                              终年不绝,人们建庙供奉祭拜。
                    社会保障                                             高湖庙 为清嘉庆年间(1796—1820)四姓
                    农村“五保”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                         族人所建。庙宇随山势错落五层,雕梁画栋,雄

                对老弱病残等困难弱势群体给予救助。人民公社                            伟壮观。1958 年被毁,今尚存四眼天井、古钟等。
                时期,“五保”对象由生产队集体供给粮油等基本                               黄马井 位于黄马井村,井水常年清澈,井
                生活物资。改革开放后,“五保”对象供养逐步纳                           边有一棵樟树,2 米围径,因遭暴雨狂风往水田

                入政府统筹。2009 年,投资 100 万元,将原官桥                      一侧倾倒,之后抽枝发芽,长成战马奔腾形状,
                坪乡政府大院改建成谢家铺镇敬老院。敬老院占                            名曰黄马井。
                地 9800 平方米,集中供养 80 名“五保”老人。                          (文字供稿:陈贻荣,图片供稿:谢家铺镇

                2014 年,全镇供养“五保”对象 248 人,其中集                      政府)



                 0278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