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87 - 常德乡镇(街道)简志(上册)
P. 287

鼎城区
                                                                                湖南乡镇简志·常德市卷





             社队企业(1984 年后称乡镇企业),相继组建公                         到几百人,成为早期农民集体进城务工队伍。由
             社农机站、制茶厂、农具厂、建筑队、搬运队。80                          以人力肩挑人扛,板车、手推车装卸逐步发展到

             年代后,建起纺织厂、轮窑砖厂、预制板厂、鞭炮                           半机械装卸,由松散型管理到公司化运作管理。
             厂、酒厂。1996 年,全镇有乡镇企业 95 个,产                       21 世纪之初,以此为基础组建起常德卷烟厂鼎城
             值 6900 万元,其中工业企业 11 个,产值 4100                    区兴隆劳务公司,成为鼎城区人民政府控股,谢
             万元。2014 年,全镇实现工业产值 5400 万元。                      家铺、石板滩两镇参股的大型专业劳务服务公司。

                  商贸服务业                                            90 年代后期起,全镇每年向广州、深圳、北京、
                  镇域与汉寿县交界,为县际边贸重镇,民国                         上海、东莞、新疆、青海等地输出劳务工 8000 人

             期间即已形成集镇,街道长 200 余米,有商铺、                         以上,包括木工、泥工、水电工、油漆工、司机
             客栈数十家。1958 年起,集市贸易受限制,个人                         等各类技术型从业人员。2014 年,已拥有能提供
             贸易视为投机倒把被打击。1969 年后,每逢农历                         挖掘机、碾压机、推土机、起吊机、运输等 100
             3 日、6 日、9 日设立赶场日,有限放开一些生活                        多台机械车辆服务的专业队伍。

             用品、生产资料的交易活动。改革开放后,产品
             丰富,贸易繁荣,市场条件逐步改善,集镇建设
             迅速发展。1982 年,建起中南五省最大的竹林交
                                                                              基础设施
             易市场,交易活动辐射湖南、湖北等地,日最大
             成交量达 1000 立方米。2005 年后,市场逐渐萎缩。                         交通运输
                  1985 年,建起湘鄂川最大的生猪交易市场,                           道路 民国 19 年(1930),长沙至常德德山

             生猪远销广东、广西、海南等地,日最大生猪销                            公路(319 国道)建成通车,过境 12.2 千米,镇
             售量达 2000 头。2010 年后,市场逐渐萎缩,因                      域始有公路。1960 年,建成县道谢家铺至逆江
             污染环境,于 2012 年停办。                                 坪公路,全长 41.3 千米,过境 6 千米。1962 年,

                  1987 年后,建成农工贸易市场,市场建筑面                      建成乡道黄土店至赵家桥公路,全长 25 千米,过
             积 6400 平方米,有营业摊位 200 余个。                         境 13 千米。镇域交通逐步改善。改革开放后,加
                  2010 年,建成鼎城区第一条乡镇商贸步行                       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20 世纪 90 年代末,大力

             街,占地 6180 平方米,街道长 330 米、宽 14 米,                  修建村组公路。2014 年,全镇有村组公路 150 千
             大理石路面,有固定门面 140 个、摊位 118 个。                      米,路面全部硬化,形成村村相接、组组相连、
             2014 年,集镇有超市、百货、家电、家具店、建                         户户相通的乡村公路网络体系。

             材店、药店等各类商业店铺 300 多家,饭店、酒                              运输 1960 年,湘运公司在谢家铺集镇设
             店 30 家。每逢场日和节假日,赶集人员达万人之                         客运车站,开启境内客运历史。20 世纪 70 年
             多,年成交额 2.6 亿元。                                   代初,成立谢家铺搬运队和交通运输管理站,

                  劳务输出业                                       负责境内车站码头的货物搬运装卸和客货运输管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因常德卷烟厂厂长为                     理。2014 年,镇内有短途中巴车 23 辆开往市区
             谢家铺向家巷人,即以向家巷、边山铺大队为基                            等地。每天过境客货车辆上千,旅客日吞吐量

             础组建起常德卷烟厂搬运队,由几十人逐步发展                            5000 人(次)。



                                                                                                       0275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