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54 - 常德乡镇(街道)简志(上册)
P. 354

鼎城区
                湖南乡镇简志·常德市卷





                原种猪场。2014 年,境内有养猪大户 286 户,养                      48 公斤。1997 年因资源枯竭停办。省博物馆存
                牛大户 68 户,养羊大户 206 户 ;全乡养猪 3.2 万                  放有该矿的狗头金标本。1986 年,沧山乡政府投

                头、牛 1264 头、羊 3959 只、鸡 6.68 万羽、鸭 1.018            入 930 万元,用地 29 亩,兴建沧山冶炼厂,年
                万羽 ;养殖水面 840 亩,出水鲜鱼 39.8 吨。                      产精锑 2000 吨,产值 1 亿元,从业人员 300 多人。
                    林业                                           因污染严重,于 1997 年关闭。1999 年 4 月,国
                    20 世纪 50 年代前,境内原始森林居多,树                      营沧山金矿整体移交给沧山乡政府经营。2000 年

                种有 80 余科 350 多种,普通以油茶林为主,除部                      5 月,乡政府将沧山金矿注册为金马公司。2004
                分油茶、楠竹、杉木林外,均为薪炭林。因交通闭塞,                         年 12 月,福建老板收购金马公司创办私营祥荣公

                竹木鲜有销售,少量杉木扎成木排经枉水销往常                            司,新建日处理矿石 200 吨的选矿厂 1 座,矿区
                德等地。嫩竹用于造纸,杂木烧炭销往黄土店集                            范围扩大至 0.75 平方千米。2014 年,全乡有工
                镇等地。1958 年,搞“大跃进”运动、办公共食堂,                       业企业 20 多家,年产值 12 亿元,从业人员 830 人,
                伐木为薪,烧炭炼铁,森林被毁,各类大型野生                            纳税 97 万元。

                动物绝迹。1970 年,各大队兴办林场,封山育林,                            商贸服务业
                开荒造林。大冲大队党支部书记杨清和在紫云山                                清代,境内有新桥、长茅岗 2 处集市。民国
                建立林业专业队,改造 2000 多亩残竹林,创造                         时期,沧浪坪、杨林坪形成集市。中华人民共和

               “尿粉合剂”治竹蝗,在全省得到推广,并列入国                            国成立后,在乡政府驻地新桥建起供销社、肉食站、
                家科技成果汇编。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境                            粮油店等,成为农村中心市场。在沧浪坪、九龙、
                内实行林业生产责任制,山林承包到户,70 年不                          彭家桥设供销分社,各村(大队)开设代销店。

                变的林权政策使村民吃下定心丸,积极植树造林。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个体商贸服务发展很快,
                1987—2013 年,植树造林 18000 亩,退耕还林                    农村市场日益活跃。1995 年,境内有沧山、沧浪
                2400 亩。政府每年投入千万元资金用于山林垦复、                        坪 2 个墟场,个体商铺发展到 73 家,社会商品零

                森林防火、苗禾补助等。2014 年,全乡有用材林                         售总额 600 多万元。随着商业流通体制改革的深
                30780 亩、竹林 27000 亩、经济林 4950 亩、绿                  入和小城镇的发展,乡党委、乡政府筹资进行集
                化林 3960 亩 ;楠竹年产量 5.5 万吨,用材林蓄积                    镇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农民经商,推动商贸服务

                量 20 万立方米。各类野生动物基本恢复到 20 世                       快速发展。2014 年,全乡有商铺 102 家,个体工
                纪 50 年代前的水平。                                     商从业者 382 人,墟场赶集日客流量上 1000 人,
                    工业                                           社会商品零售总额 4602 万元,其中集市商品成交

                    民国时期,境内有农具修理、木器加工等数                          额达 1400 多万元。
                家手工作坊。20 世纪 50 年代,兴办铁器加工厂、
                竹木器加工厂等。1968 年,发展社队企业,兴办

                农机站、建筑队、发电厂、地毯厂、农具厂、米粉厂、
                                                                                 基础设施
                竹器厂等。1976 年,开办沧山公社金矿,日处理
                矿石能力 50 吨,1984 年 5 月上收为国营企业。                         交通运输

                1986 年 9 月,新建乡办枇杷岭金矿,年产黄金                            20 世纪 50 年代前,境内有驿道通常德、安



                 0342
   349   350   351   352   353   354   355   356   357   358   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