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19 - 常德乡镇(街道)简志(上册)
P. 719
桃源县
湖南乡镇简志·常德市卷
红豆杉、水杉、香樟等 6 种。县林业局建档并挂 分县市,每天仅挑盐的人就有千人之多。双溪口
牌保护的古树名木 2 株。从事林业的专业合作社 还是湖南省西北部最大的牛羊集散地,每个场期
有 150 户 400 人。 都有数千头牛从湖北及湘西各县赶来贩卖,买者
工业 既有常德、益阳、长沙人,也有湖北沙市、荆州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双溪口乡在墟场有 还有广州的大客商。1949 年后,在双溪口建供销
一家罐头厂,产品销往石门、临澧两县和县内各 社、食品站、粮油站。“文化大革命”期间,墟场
乡 ;有制作纸伞、加工鞭炮、榨油、纺织、印染、 交易场期被取缔。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乡境
制作家具与铁器的小作坊。1968 年,常德地区运 双溪口,幸福岗 2 个市场恢复,市场得以快速发展。
输公司干部职工子女下放双溪口,在常德地区运 2015 年,乡境有双溪口、幸福岗两个商贸市
输公司帮助下,在一字山建起汽车修配厂,知青 场。双溪口有农贸市场 1 个,大型超市 3 个 ;全
回城后该厂改为油脂加工厂,后又改为大理石厂。 乡有各类商铺 300 多家,个体工商从业者 1700 人,
1973 年,公社创办麻厂、烟厂、农具厂和农副产 墟场赶集日赶集者近万人 ;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
品加工厂,拥有固定资产 50 万元、年创产值 40 3.5 亿元,其中集市商品成交额 2.6 亿元。
万元。1986 年,创办大理石厂、红砖厂,将农具
厂改为钢球厂,全乡形成以建筑材料为主的乡办
企业。1992 年,抓亏损企业改造和整顿,重点改
基础设施
造红砖厂和大理石厂。1995 年,建年产 1000 万
块砖的第二砖厂。1996 年,筹资 1000 万元新建 交通运输
年产 4.4 万吨水泥的双溪水泥厂,筹资 70 万元创 省道 306 线贯穿全境。1988 年前,全乡 23
建大理石工艺生产线。2015 年,全乡有工业企业 个村都修建通往乡政府驻地的简易公路。1988 年,
60 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1 家,工业生产总 建成长 5 千米的双溪至石门盘石的公路。1994—
值 1.6 亿元,利润 650 万元,税金 90 万元,企业 1995 年,建成双溪口至马鬃岭、双溪口至涌泉、
职工 1009 人。 双溪口至九溪的公路,3 条公路全长 21 千米。
商贸服务业 2005 年,常张高速公路修通,从乡境穿过,过境
20 世纪 30—50 年代初期,双溪口有全县最 里程 6.5 千米。
繁华的农贸市场。市场上有各种商行、店铺 191 家, 1988—2005 年,对双溪口至周边县乡镇公
商行店铺销售的物品齐全,有“买不到的(东西) 路进行砼化。2005 年后,对所有村级公路进行
双溪口买得到,卖不脱的(东西)双溪口卖得脱” 砼化,至 2010 年,全长 35 千米由双溪口集镇通
的俗语。每逢农历二、七场期,各地商贩到双溪 往各村的村级公路全部砼化。2015 年,全乡有省
口摆摊设点,最多时摊位有 500 多个,3000 米 级公路 9 千米,有县级公路 15 千米,有乡村公
外都能听到赶集人交易的吆喝声。抗日战争时期, 路 342 千米 ;双溪口乡过境班车主要有临澧至桃
川盐从水上运输至四川巴东县三斗坪后,人们靠 源、马鬃岭至桃源、常德至慈利、石门花薮至常
肩挑背背至双溪口,每天到达双溪口的盐有 700 德。双溪口开往桃源县城的客车每天 4 班,开往
多担,从双溪口运往湖南各县和贵州广东两省部 常德的每天 1 班,通往漆河镇的客车每半小时 1
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