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24 - 常德乡镇(街道)简志(上册)
P. 724
桃源县
湖南乡镇简志·常德市卷
人口民族 产 125 公斤。1972 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33024
1962 年,全公社有 2243 户 7930 人。1972 亩,总产 627.46 万公斤,亩产 190 公斤。1977 年,
年,全公社有 2440 户 10174 人。1982 年,全乡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40509 亩,总产 629.53 万公
有 2640 户 10835 人。1990 年,全乡有 3199 户 斤。20 世纪 80 年代,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农
11585 人。2002 年,全乡有 3092 户 10969 人。 村生产力得到解放,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同时
2015 年,全乡有 3513 户 10993 人,其中男性 通过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大力推广良种良育,发
5831 人,女性 5162 人,城镇常住人口 351 人, 展高产、高效、优质农业,增加农业投资,改善
人口出生率 10.27‰,死亡率 2.64‰,人口自然 农业生产条件,郝坪乡农业生产得到质的飞跃。
增长率 7.63‰。人口密度为 59 人 / 平方千米。人 80 年代初,全乡水稻总产 6300 吨、棉花总产 70
口中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 42 人,其中土家族 吨、油菜总产 180 吨。90 年代,农业生产得到
32 人、苗族 4 人、布依族 3 人、侗族 2 人、黎族 进一步发展,1995 年,全乡水稻复种面积 24900
1 人。 亩,总产 9577 吨 ;棉花播种面积 2500 亩,总产
159 吨 ;油菜播种面积 11500 亩,总产 977 吨。
2014 年,全乡耕地面积 1.92 万亩,生产粮食
12584 吨,农业总产值 8750 万元。2015 年,粮
经济发展
食播种 38354 亩,总产 25676 吨,经济作物播种
综述 面积 36740 亩,油料总产 3769 吨,棉花播种面
1962 年,全公社总收入 65.5 万元,农民人 积 6800 亩,总产 646 吨。土地依法流转,涌现
均纯收入 83 元。1972 年,全公社总收入达到 出 100 亩以上种粮大户 5 个,创建 2 个 1000 亩
133.6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132 元。1981 年, 超级稻生产基地、2 个提高粮食产能示范点村。
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经济迅猛发展, 养殖业 畜牧养殖以猪、羊、家禽为主。
全公社收益分配总收入 273.7 万元,其中农业收 1962 年,养殖生猪 3400 头,年末存栏 2150 头,
入为主,占 73.26%,农民人均纯收入 259.2 元。 年内出栏 1100 头,养牛 621 头,养羊 1750 只。
1995 年,全乡农业产值 2200 万元,人均农业产 1972 年养殖生猪 7080 头,年末存栏 4407 头,
值居全县前列。2014 年,全乡农业总产值 8750 年内出栏 2451 头,养牛 794 头,养羊 2210 只,
万元,工业生产总值 1678 万元,社会商品零售 水库池塘养鱼 693 亩。1980 年,养殖生猪 11692
总额 135 万元,财政总收入 183.97 万元。2015 年, 头,年末存栏 7151 头,出栏 4541 头,养牛 835 头,
农民人均纯收入 9433 元。 养羊 2985 只,淡水养殖水面 1028 亩,年产鲜鱼
农业 578担。1981年,集体猪厂倒闭,生猪分给社员养殖。
种植业 境内主产稻谷、油菜籽和棉花。 2002 年,发展生猪 23000 头。2015 年,发展生
粮食生产北部多为单季稻,中、南部多为双季 猪 30662 头,出栏 18562 头,年末存栏 12100 头 ;
稻。1962 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25674 亩,总产 牛发展到 857 头,养羊 11098 只,年末存栏 7902 只 ;
278.56 万公斤,亩产 108.5 公斤。1967 年,粮食 全年出笼家禽 45 万羽、产禽蛋 259 吨 ;淡水养殖
作物播种面积 36711 亩,总产 458.89 万公斤,亩 面积 1200 亩,水产品产量 340 吨。
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