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1 - 常德乡镇(街道)简志(上册)
P. 91
武陵区
湖南乡镇简志·常德市卷
7 月,南坪、沙港、东风 3 村改称社区,其村民 1961 年,开始发展社队企业,1970 年,起兴起
小组改称居民小组。2004 年,南坪岗乡辖 10 个村, 大办社队企业高潮。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对乡
含 105 个村民小组 ;3 个社区,含 30 个居民小组, 村企业“关停并转”,同时农村个体私营企业开始
总面积 42.6 平方千米。2008 年 8 月,南坪岗乡 发展。90 年代,境内出现股份制企业、合作制企
所辖 13 个村居划出花山村、双桥村、万寿村、岩 业和招商引资企业。1990年,全乡生产总值4亿元、
子堰村、泉水桥 5 个村,由柳叶湖旅游度假区新 其中第一产业 5000 万元、第二产业 2.3 亿元、第
建柳叶湖街道管辖。调整后总面积 22.8 平方千米。 三产业 1.2 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960 元。2000 年,
2014 年 8 月,武陵区区划调整,撤销南坪 全乡生产总值 8 亿,其中第一产业 1 亿元、第二
岗乡,新建南坪街道办事处,所辖腰路铺村、高 产业 4.8 亿万元、第三产业 2.2 亿万元,农民人均
峰堰村及南坪社区大部分划归武陵区芷兰街道管 纯收入 3850 元。2014 年,全乡生产总值 24 亿元,
辖。2014 年年底,南坪街道辖东风社区、沙港社 其中第一产业 3.2 亿元、第二产业 18 亿元、第三
区、望月社区、汇金社区 4 个社区及白马、竹根潭、 产业 2.8 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9279 元。
金家坪 3 个村。 工业
人口民族 清末、民国时期,境内农村有很多手工业作
2004 年,南坪岗乡有 26447 人,其中汉族 坊。1956 年以后,经过私营工业和手工业社会主
26225 人 ;少数民族有土家族、回族、苗族、维 义改造,境内除私有小手工业以外,出现铁业社、
吾尔族、黎族、壮族、白族、侗族 8 个,共 222 人。 木业社、篾业社三家集体手工业合作社。1958 年,
2011 年,南坪岗乡常住人口 27166 人、户籍人口 开始大办工业,境内办起集体所有制陶器厂、黄
19794 人。乡内有 11 个民族,其中汉族 18759 麻加工厂、蔬菜加工厂、豆制品厂、大米加工厂、
人 ;少数民族 1035 人,少数民族中,蒙古族 5 人、 油榨坊、孵鸭厂、服装社等。1961 年,发展社队
回族 167 人、维吾尔族 16 人、苗族 101 人、壮 企业,县里投资,在境内办起工具厂、汽车修配厂、
族5人、满族11人、瑶族8人、土家族718人、 肉食加工厂 ;公社办起大米厂、孵鸭厂等 14 家企
黎族 1 人、土族 3 人。2014 年,南坪街道户籍统 业。从 1970 年开始,大办社队企业。是年,全
计 5743 户 15593 人。 公社社队企业年产值 238 万元。1980 年,全公社
工业总产值 423 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 44.2%。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对乡村企业“关停并转”,
经济发展 农村个体私营企业得到发展。90 年代,境内出现
股份制企业、合作制企业和招商引资企业。1995
综述 年,全乡工业总产值 3537 万元,占工农业总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境内以种植业和 值 61%。2000 年以后,境内工业企业逐步分化,
养殖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莲藕、菱角等,零 效益较差的关停,较好的做大做强。2014 年,全
星散养鸡鸭、猪牛 ;农村中有个体手工业。1956 街道有工业企业 2 家,分别为食品加工和家具生
年以后,境内出现集体手工业。1958 年,开始 产,年产值 5000 万元,上缴税金 125 万元,利
大办工业,以农机具制造、农副产品加工为主。 润 188 万元,从业人员 200 名。
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