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5 - 常德乡镇(街道)简志(上册)
P. 95
武陵区
湖南乡镇简志·常德市卷
全乡小学发展到 15 所,每个大队 1 所。1978 年, 楼、塑胶跑道操场,被授予“湖南省华文教育基地”
整顿教学秩序,恢复考试制度,小学教育步入正轨。 称号。是时,全校有学生 622 人,教师 114 名。
1984—1986 年,实施普及初等教育规划,小学 文化体育
学龄儿童入学率达 100%。办学条件实现“一无 1980 年,南坪岗人民公社兴办民办公助的文
三有”(校校无危房,班班有教室,人人有课桌凳, 化站。1985 年,建立南坪岗乡文化站。2007 年,
校校有体育活动场所)。1995 年,全乡有小学教 因朝阳路建设需要,文化站场所被拆迁,2009 年
学班 76 个,在校学生 3063 人。1997 年,完成 选址重建。境内民间传统文艺形式有舞龙、舞狮、
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规划。是年,有教学班 72 三棒鼓、渔鼓和各种民间乐器演奏等。1980 年后,
个,学生 2818 人。1996 年,取消小学升初中考试, 西洋乐器演奏在境内出现。民间舞蹈在 20 世纪
全面推行素质教育。1999 年,东风中心小学被授 80—90 年代,盛行跳交谊舞。2000 年后,开始
予“示范性中心小学”牌匾。次年,全乡另外 14 转为流行中老年健身舞、广场舞,群众自发聚集
所小学均被授予“规范化小学”牌匾。2000 年后, 利用空地锻炼,一般以晚间活动为多。民间传统
调整小学布局,全乡设完全小学 10 所,初级小 体育活动主要有习武、划龙舟等,境内部分小区
学 1 所。2003 年,设小学教学班 68 个,在校学 设置健身器材。
生 2435 人。2004 年以后,因适龄儿童数量减少, 医疗卫生
境内小学合并为 2 所。2014 年 8 月,南坪街道有 1953 年,戴家岗区人民政府在七里桥墟场组
东风、沙港 2 所小学,学生 1357 人,教师 113 名。 建区联合诊所,开始使用西药。1956 年,竹根潭
中学 1964 年以前,境内无普通中等教育机 乡在竹根潭墟场、七里桥墟场和万寿庵设 3 处联
构,高小毕业生考取初中以后,须到常德市办或 合诊所。1958 年组建公社后,境内前进、光辉、
县办中学就读。1965 年,始办南坪岗人民公社农 燎原、月亮 4 个大队均有大队卫生所。1961 年,
业中学,招收 1 个初中班。1967 年,改称南坪岗 建立南坪岗人民公社卫生所。1965 年,改称南坪
人民公社五七中学。1968—1980 年,因初中生 岗人民公社卫生院。是年,公社卫生院培训卫生
生源膨胀,南坪岗公社 10 所完全小学设“戴帽” 员 227 名,实行半农半医。1969 年,开始实行合作
初中班。1978 年,南坪岗人民公社五七中学改称 医疗。1979 年,全公社有赤脚医生 21 名,由省卫
南坪岗公社中学,后又改称南坪岗乡中学(简称 生厅考试合格后发给乡村医生证书。1984 年,公社
南坪中学)。 卫生院改称乡卫生院。1986 年,卫生院归乡政府
1969—1977 年,南坪中学曾招收高中班。 管理,对村级卫生组织进行整顿,全乡建村卫生室
1975—1990 年,为解决乡境东部初中生就近入学, 15 个,从业医生 35 人。1990 年以后,乡村医生
在五岔地域设五岔中学。1985 年,小学改五年一 多从事个体经营。1996 年后,个体诊所逐步增多,
贯制为六年分段制,停招初中新生。全乡仅设1 同时,市内各大医院在火车站市场附近开设门诊
所中学——南坪中学。是时,南坪中学有教学班 部,乡卫生院业务量减少,工作重点转移到以防疫
13 个,学生 720 人。1995 年,有学生 1344 人。 为主和对境内医疗卫生行业的行政管理。
2003 年,南坪中学有教学班 34 个,学生 2182 2004 年,境内批准开业的个体诊所有 35 家,
人。2014 年,南坪中学增加教育投入,新建教学 有中医内科、外科医生 10 余名,西医内科、外科
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