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0 - 常德古今2019年第四期
P. 40
史 事 辩 考
(北)宋政和中赐额‘忠济’ ,大不伦矣!即祷雨 仆射。谢纯字景懋,为刘毅卫军长史。刘毅和
辄应,默有神助,何以知其为(刘)宋谢晦之所 刘裕都是东晋北府军的将领,在讨伐篡晋称
为?矧(况且)《一统志》纪晦墓于黄州,至治 帝的桓玄之战中,二人同时立下大功。后来刘
(元代国号)碑载谢君以西晋,《纲目》纪传其 毅率军西征,剿灭桓玄余部。而官居东晋太尉
罪其死,皆有时地可考,则非宋逆谢晦明矣!” 的刘裕,只在建康按兵不动。刘毅不愿甘居刘
张明先极力否定墓主为谢晦,并称谢晦为“宋 裕之下,时刻想着要扩展自己的势力。义熙八
逆”,其言辞犀利,态度坚决,不能不引起后人 年(412)九月,刘毅率军到达江陵,并立即增
的重视。 加荆州府的兵力,任命谢纯为荆州卫军长史
第三,谢公墓墓主更非谢麟。如前所述, 和南平相(西晋与南朝都在安乡设置南平郡,
谢公墓的墓主应是南北朝刘宋时代的人,而 郡守称为“相”)。正当谢纯受到重用时,刘毅
谢麟是北宋人 (生卒不详),根本不可能葬在 得了重病,刘裕乘机讨伐刘毅,以参军王镇恶
安乡。据《中国人名大辞典》记载,谢麟是福建 为振武将军,率军进攻江陵。刘毅毫无防备。
瓯宁人,字应之。嘉佑(1056—1063)进士,授 当王镇恶的军队杀进江陵城内时,谢纯正好
会昌县令,再调石首县令。期间垒石抗洪,人 入参刘毅之后向城外走去,其侍卫要他从侧
称谢公堤,百姓感恩。后转任辰州(今沅陵)通 门逃走,他大声呵斥道:“我作为人臣,怎能为
判,恰遇瑶民叛乱,剿抚并用,一举平息。元祐 个人的安危逃跑呢?”他边说边往府内疾行。
初年(1086—1089),官至直龙图阁。历任江苏 当天午夜,刘毅率领三百余众打开北门突围。
江宁、陕西凤翔知府,甘肃渭州、广西桂州知 这时,又有人劝告谢纯,要他混在仆人中跟随
州。死于征讨广西融安夷蛮任上。湖北公安与 刘毅逃走,他断然拒绝,结果在混战中被杀
湖南安乡之所以公认黄山谢公墓为谢麟之 死。其忠义之举,正与北宋年间所赐“忠济庙”
墓,很可能就是因为他在石首担任县令时治 庙号相符。他死在刘毅所部江陵军中,后来迁葬
水有功,以致演绎出许多神奇的故事,其实都 于曾经为官的安乡,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不可信。他是福建人,死于广西,根本不可能 三是迁葬安乡与时任武陵太守王僧虔有
葬在安乡。 关。王僧虔(426—485)是东晋丞相王导的玄
第四,谢公墓墓主为南北朝刘宋时期的 孙、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第四世族孙,南朝刘宋
谢纯(?—412)。这个观点是明代公安派文人 孝武帝初年 (420—422)任武陵太守。王导与
袁宏道首先提出来的。笔者深表赞同。其理由 谢安都是东晋的开国元勋,王、谢二家是感情
也有三点: 笃厚的世交,后来又都家道中落,正如唐代诗
一是谢纯的祖籍在河南,又是西晋之后 人刘禹锡所描写的那样:“朱雀桥边野草花,
南朝刘宋时期的人,死后随家人或后裔迁葬 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
安乡,符合河南人迁居南义阳郡(郡治在安 百姓家。”谢纯死于公元 412 年,与王僧虔担
乡) 的历史。 任武陵太守只相隔八九年,很有可能死后先
二是谢纯曾在安乡为官,后来迁葬于安 葬于老家河南太康,到王僧虔任武陵太守时,
乡符合情理。据《中国人名大词典》和《南史》 其家人或后裔为安全起见,因北方战乱随河
记载,谢纯是东晋丞相、淝水之战的功臣谢安 南人南迁至安乡,谢纯的墓葬也随之而迁徙。
的哥哥谢据的孙子。其父谢允官至东晋宣城 以上考证能否成立,有待文史方家校
内史。其兄谢裕(即谢景仁),历任东晋尚书左 正。■
2019 年窑第 4 期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