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3 - 常德古今2019年第四期
P. 43
杨嗣昌家族突破“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应国斌
我的父亲在世时,常常给我们子孙讲“富 童”之名,但因社会动乱,投笔从戎,官当到军
不过三代,穷不过三代”的“老人说”。其实,古 分区司令级,有祖父的遗风。他的两个儿子,
人有“君子之泽,三世而斩”的说法,可以说是 因为时代局势稳定了,靠读书出息了:杨绪,
“富不过三代”的来源,语出《战国策·触詟说 康熙癸未 (1703)进士;杨缵,康熙乙未(1715)
赵太后》:“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王 进士。
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译文为:“从这 再说老三山荪,儿子农基,“因父丧失
一辈往上推到三代以前,甚至到赵国建立的 明”。农基有杨绍、杨绶两个儿子,杨绍是康熙
时候,赵国君主的子孙被封侯的,他们的子孙 乙丑(1709)进士,《府志》有传:“工诗能文,时
还有能继承爵位的吗?”最著名的还是孟子说 人比之张籍。”杨绶自己可能没有多大成就,
的“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见《孟子·离娄章句 但他作了“人梯”,“质产教子五人, 皆登甲科”。
下》:“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小人之泽,五世而 “质产”,就是变卖家产培养儿子,个个科举榜
斩。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译成 上有名,特别是培养了一个振兴杨氏家族的
白话文是:“君子的遗风,影响五代以后而中 朝廷股肱大臣杨超曾。超曾历康雍乾三朝,官
断;小人的遗风,五代以后传统中断。我没有 至兵部尚书、礼部尚书。杨绶的五个儿子,《府
能够作孔子的门徒,但我却遵照孔子的善道 志》立传的有超曾、蔚曾、起曾、景曾。其中,蔚
教诲为学行事。”校注《武陵县志》卷三十六以 曾,雍正甲辰 (1724)举人;景曾,乾隆丙辰
后列传,即人物传,为杨嗣昌家族不少人立 (1736)进士。超曾的儿子植秉,以文章见长,
传,引起我的注意。 与朱景英、陈长钧一起被称为“武陵三梅”(植
从杨时芳算起,接着是儿子杨鹤,进士, 秉和朱景英均号 “梅治”、陈长钧号“梅岑”)。
官至兵部右侍郎,总督陕西三边军务;孙子杨 植秉的儿子孝骧,乾隆甲午(1774)举人,任江
嗣昌,崇祯时的首辅大臣,即宰相。杨嗣昌镇 都令。
压李自成,兵败后死于湖北襄阳,有的说他抑 综上所述,如果杨氏家族的兴旺发达从
郁而死,有的说自杀,反正后人没有世荫,即 杨时芳算起,到杨孝骧,一共有 8 代人,不仅
他的子孙不是依靠他这棵大树得志的,全靠 突破了“富不过三代”即古人说的“三世而
自己的本事。杨嗣昌有三个儿子,山松、山梓 斩”,也突破了“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这里讲
和山荪。老大和老三一系出了不少人。先说老 的“泽”,即“恩泽”,不是金钱、财富,而是精神
大山松,父亲兵败,特别是因“夺情”而不被世 层面的东西,是良好的家风和家教,是人的素
人看好,他到处洗冤,写《孤儿吁天录》,并购 质的培养。这才是真正能够让我们的后代、让
求编辑祖父文集。他的儿子农正, 自幼有“神 一个家族万古流芳的东西。■
40 2019 年窑第 4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