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6 - 常德古今2019年第四期
P. 56
文 化 丛 谈
有 900 余人枪的湘西工农革命军第四支队, 儿子就是后来的孽龙(即桩巴龙)。孽龙母子
形成以太浮山为中心、纵横 200 余里的武装 相依为命,过着贫困简朴却也宁静的生活。孽
割据区。石门南乡起义“震惊省垣”,引起国民 龙自小懂事孝顺,为世人称道。
党反动当局的恐慌和仇恨。6 月中旬,国民党 孽龙十二岁那年,一个炎热的下午,他和
军和地方团防开始对太浮山革命根据地进行 同伴放学回家,发现路边草丛中有一颗发着
疯狂 “围剿”。7 月 16 日,国民党军、地方团防 红光的圆珠子。孽龙高兴得不得了,连忙捡起
裹挟农民近千人扫荡周思庵,进剿二区区委 来叫同伴们看。当地财主的儿子看见了就要
驻地崇秀寺。二区区委调集游击队和农民 抢。孽龙连忙将珠子放入口中,不慎吞进肚子
1000 多人,设伏阻击,取得胜利。是役,区中 里。回到家后,孽龙感到特别口渴,把缸里的
队队长肖渊泉腹部中弹,壮烈牺牲。8 月,南 半缸水都喝完了。这时,恰好他母亲挑了一担
乡起义失败,崇秀寺周边共产党人和群众遭 水回来,他一口气又喝了一桶。他母亲又去
到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镇压。他们为开创和 挑,挑一担他喝一担,一共喝了七七四十九
保卫革命根据地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谱写了 担。
石门苏区史上悲壮的一页。 孽龙跑到河边一照,发现自己变成一条头
淳朴、感恩、勤劳的老区人民并没有忘记 上长角、身上长鳞、张牙舞爪、样子凶恶可怕的
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2013 年,夹山镇汉丰 怪物。孽龙的母亲为使儿子不变成妖怪,便拿
村部分群众自发组织,开始筹建崇秀寺革命 起扁担使劲朝他击去,将他的一条长尾巴打断
纪念设施,得到石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支 了一大半。因而孽龙又被称为“桩巴龙”。
持。2014 年至 2017 年,新建了湘鄂西苏区南 孽龙忍痛逃走后,不知踪影。但孽龙非常
乡起义策源地纪念碑、南乡起义史实碑和烈 孝顺,日夜思念母亲。每逢清明节,它都要回
士名录墙、纪念广场等设施,硬化了村道。 来偷偷看望母亲。怪异的是,孽龙每次回来的
2018 年,投资恢复了崇秀寺小学旧貌,新辟了 前几天,天上总会突降冰雹。孽龙也许是伤心
南乡起义展览馆,为当地干部群众瞻仰纪念 过度,总会在离家不远处的一座小寺庙里休
英烈、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提供了便利和场所, 憩。
成为发展乡村旅游、建设美丽村庄的又一新景。 后来,当地群众感念孽龙的孝行,便把小
寺庙命名为“回龙寺”。一直到 20 世纪 60 年
回龙寺:孽龙藏身处 孝道赋新意 代,因为修建学校,回龙寺的建筑材料被再度
利用,寺庙被夷为平地。后来,当地政府在原
回龙寺位于湘鄂边界的太平镇境内,原 址上建成石门县第七中学(现太平镇中心学
貌已不复存在,但关于回龙寺的来历在当地 校所在地)。
流传甚广。据清同治《石门县志》记载:“回龙 时过境迁,回龙寺的原貌或许只能在历
寺,距县百八十里,禅房前丰碑高八尺。”因回 史的记忆中寻味,但“桩巴龙”孝亲敬老的故
龙寺与在湘鄂交界一带流传已久的民间传说 事却代代相传,历久弥新。如今,由“桩巴龙传
“桩巴龙”故事渊源颇深,更增添了一抹神秘 说”衍生的“孝文化”成为石门县独具地方特
的色彩。 色的文化符号,成为全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
很久以前,在太平自生湖边不远的山坡 文化、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
上住着一个姓陈的寡妇和她的儿子,寡妇的 载体。■
2019 年窑第 4 期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