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6 - 常德古今2020年第一期
P. 56
走 遍 常 德
立方米。洞顶呈苍穹状,
底板平坦,沿洞口前行,
似入迷宫。洞内石钟、石
笋,比比皆是,琳琅满目。
尤为称奇的是,百尺穹顶
上有两眼天窗,正午的阳
光从中投下两束直径近
两米的光柱,有如天河泻
下的银瀑,亦似天神投下
的如炬目光,堪称一绝,
洞名由此而来。百穴千
孔,配以灯光,给洞内的
高大石柱披上一层神秘
色彩,恍若千佛坐洞修
罗坪天目洞奇观
行。莲花洞位于罗坪地质
公园东部, 洞口海拔 573 米。洞厅上下两层, 岩子口峡谷位于地质公园区东北部,全
呈“7”字型,长约 80 米、 宽 35 米, 面积 3000 长 10 千米,以深、窄著称,被湖南地质专家誉
平方米,厅高 20 米。洞内钙化沉积物形态极 为“华南第一峡谷”。该峡谷天生险峻、曲折幽
其丰富,有石笋、石柱、 石幔、石枝、石花等,颜 深,最深处 600 米,平均深度 400 米。峡谷上
色以米白、灰白为主。进洞 20 米处,有一石花 部最宽处 300 米,最窄处 70 米;底部最宽处
盆,由 5 层边石坎组成,呈不规则圆形,盆中 100 米,最窄处 30 米。峡谷内古木参天,尤以
间有一椭圆球状凸起,周边石坎呈圆圈状围 高枧至两河口河段最为秀美,人在溪中走,胜
绕,状似一朵洁白的莲花,故名莲花洞。入洞 似画中游。
往下,有水深约 2 米、宽 2.5 米的阴河,游人可
在陆地行走,亦可在洞中泛舟。 丰厚浓郁的民俗底蕴
有“湖南省第一大天坑”之称的百丈峡天
坑位于庙家垭附近,底部与百丈峡溶洞相通, 罗坪乡总人口约 1.6 万人,居住着汉族及
是一种特大型喀斯特负地形。天坑入口是一 土家、白、苗等 7 个少数民族,占全乡总人口
宽 20 米、跨度 50 米的天桥,由桥洞而入天 的 98%以上,是土家族重要的发源地及聚居
坑。天坑呈不规则圆形,直径约 250 米,坑底 地,保存着完好的土家传统,山歌、傩戏、九子
海拔 420 米,坑口至坑底高差达 340 米,面积 鞭、薅草锣鼓等民间艺术享誉四方,是全国有
1 万平方米。2011 年湖南地质研究院教授童 名的“民间文艺大乡”。这一丰厚浓郁的民俗
潜明与《潇湘晨报》湖湘地理版记者在罗坪考 底蕴在核心景区长梯隘村得到极致体现,土
察后,发表《百丈峡填补湖南天坑地貌空白》 家特色民俗表演是其中最大亮点。
论文,一时引起很大反响。 长梯隘村是典型的土家民族聚居区,明
2020 年 ·第 1 期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