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9 - 常德古今2020年第一期
P. 59
桃源八景的演变和意涵
邓义明
一地景致具有其自然属性,但它也 桃源八景出现的时间可能最早不
是人们长期活动的产物,饱含了人们的 早于北宋后期,最晚不迟于南宋初期。
精神诉求。这些景致随着时代的变化而 桃源建县在北宋乾德二年 (964),自此
不断发展,具有很深的时代烙印,折射 之后,桃源才作为地域之名出现并存留
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状况和人们对自 至今。在此之前,“桃源”一词也常在东
然的认识与改造水平。桃源八景是自然 晋至唐朝古人的诗句中出现,那时的桃
景观和人文活动的产物,它也有一个发 源实指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北宋时期
展演变的过程,并在演变过程中呈现出 有一项重大的发明,那就是印刷术,它
不同的意境和新的文化内涵。 推动了大量古籍的出版和文化的传播。
北宋时期出现了许多有名的志书,但在
一、桃源八景的形成与演变 北宋的志乘中,如成书于宋太宗太平兴
国年间(976—984)的《太平寰宇记》、宋
现在人们看到的桃源八景,具体为 神宗元丰年间 (1078—1085)的《元丰九
桃川仙隐、白马雪涛、绿萝晴画、楚山春 域志》 以及宋徽宗政和年间(1111—
晓、漳江夜月、艟舫晚渡、梅溪烟雨、浔 1118)的《舆地广记》均未记录桃源八
阳古寺,这是经过历史沉淀后形成的桃 景。而 1227 年成书的南宋王象之 《舆地
源八景最终版。桃源多佳致,为何偏以 纪胜》和 1239 年初刻的祝穆《方舆胜
“桃源八景”命名呢?清道光《桃源县志》 览》均记载了桃源八景,且记载相同,记
记载:“楚自潇湘有八景而邑乘效之,无 为“桃川仙隐、白马雪涛、绿萝晴画、梅
不有八景者,然摭凑或多矣,岂必限以 溪烟雨、寻阳古寺、楚山春晚、沅江夜
八景哉?兹不欲以此矜胜,但旧传有此 月、童坊晓渡”,这一记载虽然与现今桃
附存而略正之。”原来,桃源八景与潇湘 源八景的最终版略有不同,却是人们能
八景有很大关联。五代宋初画家李成 够看到的有关桃源八景的最早记载。根
(919—967)首次浓缩潇湘山水,创作 据以上这些史料,可作这样的推断,桃
《潇湘八景图》,八景的形式和概念在北 源八景出现的时间可能在北宋后期至
宋后期到南宋初期迅速开始得以应用 南宋初期。自此以后至清,历代志乘将
和普及,甚至一度影响到周边国家(如 桃源八景记载其中,只是大同小异而已。
日本的近江八景),桃源八景在此背景 桃源八景自宋朝出现后,有一个演
下应运而生。先有潇湘八景,后有桃源 变的过程。从宋至元,桃源八景没有变
八景,这道出了桃源八景成景的渊源。 化,《大元混一方舆胜览》记载桃源州
56 2020 年 ·第 1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