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4 - 常德乡镇(街道)简志(上册)
P. 114
武陵区
湖南乡镇简志·常德市卷
丹洲乡?
德县沿袭武陵县制,丹洲易名朗平乡,“朗”指从
河洑关上至落路口的沅江段名朗水,“平”指河洑
山旧名平山,故名“朗平”。朗平乡范围即包括今
区域概况
丹洲垸及河洑南湖铺一部分。民国 19 年,丹洲
位置面积 仍为朗平乡,隶属常德县第三区(斗姥区)。民国
丹洲乡位于常德市城区西部,距市城区 4 千 27 年,常德县废区置 3 镇 29 乡,丹洲垸为朗平乡,
米,东、南、西三面被沅水环抱,呈“U”形,东、 一直延续到 1950 年 9 月废止。
南与鼎城区武陵镇、斗姆湖镇,西与桃源县木塘 1950 年,丹洲乡境内有 5 个乡 :泽远乡、荷
垸乡隔江相望,北与芙蓉街道相接。 花乡、夹街乡、三湖乡、太平乡。1958 年 10 月,
1995 年 9 月,丹洲南北长 7300 米,东西宽 常德县率先成立红旗人民公社,丹洲乡属红旗人
3300 米,面积 37.3 平方千米。2014 年 8 月后, 民公社管辖。1959 年,红旗人民公社改为全美人
丹洲乡面积 29.8 平方千米,全境东西宽 3300 米, 民公社。1962 年 10 月,丹洲人民公社从全美公
南北长约 6000 米,有耕地 16333.08 亩,其中水 社中分立出来。
田 2100 亩,水面 5279 亩,余为旱地 ;境内有 1980 年,取消丹洲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称谓,
15.3 千米的一线临洪大堤。乡政府驻夹街寺。 恢复丹洲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1984 年 1 月,实
建置沿革 行政社分开,恢复乡建制。丹洲人民公社更名为
明隆庆年间(1567—1572), 境内的仁丰、 丹洲乡人民政府,仍属常德县河洑区管辖。
东流、车桥属武陵县仙洞乡管辖。 1988 年 6 月,原常德县被改为鼎城区,丹洲
清道光、同治年间(1821—1874),境内东 乡随之更名为鼎城区丹洲乡。1995 年 9 月,丹洲
流、车桥为武陵县西乡管辖。清咸丰年间(1851— 乡由鼎城区划入武陵区管辖,更名为武陵区丹洲乡。
1861),围垦沙洲,将车桥、东流、仁丰 3 垸合而 2014 年 8 月,丹洲乡高泗、石灰、泽远 3 个村划
为一,名“三洲垸”。宣统初改名“丹洲垸”,为 给新组建的芙蓉街道,其余仍为武陵区丹洲乡。
丹洲乡最早的区域性地名,仍为武陵县西乡管辖。 行政区划
民国 2 年(1913),武陵县改为常德县,常 1974 年,丹洲公社新增桑场大队(义渡大队
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