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9 - 常德乡镇(街道)简志(上册)
P. 119
武陵区
湖南乡镇简志·常德市卷
丹路,常丹路长 5.4 千米、宽 6 米。1996 年 5 月 集中整治农村环境卫生倡议书》8500 份,开展死
至 1997 年修建乡道金丹公路(原名八一路),长 7.5 角、河塘、道路、田间垃圾集中清运行动,投入
千米、宽 6 米。1999 年 8 月,楠木村围堤村级公 40 万元重点对“八一”路(石灰村至桑场村)6.5
路建成,全长 3500 米、宽 4 米,为沥青路面。 千米主干道进行“洁化、绿化、亮化”,改建农村
2001 年,垢湖村长 1200 米、宽 4 米的村级 卫生厕所 1000 座,全乡安全饮水比例达到 99%。
公路建成,为沥青路面,东西向,贯穿垢湖全境。 2014 年,以农村垃圾处理和环境综合整治为突破
2003 年,乡道阳西路 4000 米路面得到硬化,起 口,对积存的生活垃圾、建筑材料、秸杆等进行
于楠木村,途经阳湖、坪湖、沙湖到丹砂村西寺 集中清理,并建立长效保洁机制 ;将沙湖村、阳
口。2004 年,修建护丹路,长 15.6 千米,宽 4 米。 湖村一条长 1500 米的臭水沟打造成景观带 ;结
2005 年 7 月,开通由柳叶湖车站至桑场村的 11 合区农林局河堤绿化工程,坪湖村、垢湖村分别
路公交车,至市城区只需 15 分钟。12 月,区政 栽种景观树 1800 米、2000 米,完成村庄绿化面
府拨款 20 万元,丹砂村村民张维新捐资 65 万元, 积 2230 平方米、1100 平方米。
将阳西路坪湖至丹砂村段 3.5 千米公路硬化。自此, 供电饮水
丹砂村至三岔路混凝土公路全线贯通。 供电 2000 年 3 月,丹洲乡进行农村电网
2014 年,全乡有混凝土公路 54.4 千米。 改造。12 月全乡农电网改造全面竣工,新增高压
新农村建设 线路 5.848 千米、变压器 20 台(1050 千伏安),
2006 年,是新农村建设启动之年。是年,全 新架低压线路 127 千米,改造旧线路 283.15 千
乡共拆除 115 处 、3000 平方米的违章建筑,建 米,新装电表 5500 块、保安器 5500 台、电表箱
设 75 个垃圾围,部分村组实现了垃圾集中科学 5500 个。通过改造,全乡末端电压已达 220 伏,
处理,离堤 300 米内居住村民全部实现无塔式集 实现城乡共网同价。2014 年,全乡用电 392 万千
中供水,高泗、夹街用上城区自来水,中学附近 瓦时。
村用上了中学水塔的水,90% 村民用上洁净的饮 饮水 1985 年前,丹洲乡村民除沿堤的部分
用水。2007 年,义渡、泽远、明月、沙湖村全 村民饮用沅江水外,其余村民基本上饮用池塘、
面完成村部整修工作并通过验收,有 10 个村配 沟港的水。1985 年后,部分村民自建真空泵井(手
套“三室一场”。2008 年,全乡继续开展以清垃 压机井),饮用地下水。从 1992 年起,乡政府拨
圾、清淤泥、清路障为主的“三清”活动,特别 出专款,逐年对村民饮用水进行改造。1994 年,
是安全饮水取得实质性突破,在坪湖村修建的大 村民自筹资金,在高泗、夹街、楠木等村修建提
型水厂,解决周边 8 个村 10000 多人安全饮水问 水机房,取沅江水饮用。垸内其他村村民自建真
题。2010 年,完成石灰村和夹街村改水工程,使 空泵手压机井。到 1995 年,已经没有人再饮用池
片内 4254 人喝上安全饮用水 ;拆除有碍观瞻的建 塘、沟港水。2003—2005 年,为消除隐患,确
筑物 18000 平方米,对荷花、夹街、明月 3 个村 保沅江大堤安全,沿堤 300 米以内的手压井全部
主干道沿线的 181 户庭院进行集中整治,安装透 封闭,国家投资帮村民建起自来水机房(取地下
视围墙 1100 米,粉刷临路外墙 6 万平方米,绿 水),并将水管接到农户。从此,太平、丹砂、义
化境内主干道 8.4 千米。2012 年,印发《丹洲乡 渡、桑场、三湖、楠木等沿堤 300 米以内的村民
0107